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可以说是二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孔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儒家思想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可以说教学经验很丰富。
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这一方面比上欧洲西方国家的宗教和神论思想不知道进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偶像和神。
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重视自然的农业,重视经验,认为自然秩序是人类理性的根源,而人类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权利的依据。提倡"以农为本",是符合中国古代的实际资源情况的重农思想.
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如果说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么我们中国文化就是"德"型文化。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安定、平衡和约束作用。
作为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儒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马廷鸾身上都有良好的体现,可以说他是儒家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并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马廷鸾(1222-1289年),字翔仲,号碧梧,晚年又号玩芳病叟。乐平楼前村(今属众埠镇)人。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他为官清正廉洁,重视人才荐拔,关心人民疾苦,对奸佞腐败疾恶如仇,对朝廷,对国家,对民族矢志忠诚。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权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毅然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晚年辞官隐居故乡乐平,著书,教子,热心公益,是一位家乡百姓敬重的贤明。
格物致知 勤学苦读
一般来说,一个有所成就的人,都要从学习开始,先学而后行,先有文化才会有作为,所以儒家非常重视教育,儒家里的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孟子的格物致知也是这个意思。马廷鸾一生重视教育,不仅自己苦读,还教导后人勤学。马廷鸾幼年丧父,家道中落,母亲邓氏带着他和他的兄、弟、妹四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孀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生活非常贫困。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之中,母亲自己节衣缩食,忍饥挨饿,送马延鸾兄弟入家塾,从叔父劲斋(号南塘)读书。马劲斋是位“通今博古而科目见遗”的读书人,学问渊博,但在科举考试中从未成功,饱尝了名落孙山之苦。他见廷鸾兄弟天资颖异且勤奋好学,就免费教他们读书。他们在慈母仁师的感召下,益发用功苦读,日有长进。虽然劲斋先生不收学费,但是孤儿寡母,无人耕种,生计维艰,只好“带经而锄,饭牛而诵”,一边种田,一边读书。这样苦读了六个寒暑后,参加县考,成绩斐然。三年之后又中了州学秀才,成为远近闻名,文才出众的青年学子。他20岁时被聘为童子师,当教书先生。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马廷鸾自幼非常孝顺,敬重母亲,他年青时参加科举,一方面出于志向,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功名,改善贫困的家庭生活,让母亲和家人过上好一点的生活。马廷鸾后到当时乐平著名的万全书院任教,每临宴席,就思念在家蔬素为餐、守贫度日的慈母,酒肉难以下咽。耿耿忧思激励他更加奋发读书做学问,不出数年就成为出类拔萃,名扬饶、徽二州的著名文士。淳祐六年(1246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江南东路乡荐(即乡试)。当时婺源县望族绿山张氏慕名招其为乘龙快婿。浮梁知县丁大全亦想将他拉入自己的帮派,只因廷鸾知其志不同道,没有与之深交。
淳祜七年(1247年),马廷鸾赴京应试,第一榜(即会试)名列贡士第一,廷试稍有失利,但仍然被皇帝点为进士第四名。入仕后,首任池州(驻今安徽贵池县)儒学教授,传道授业,广播儒家思想。宝祐二年(1254年)进京以后任史官,作词臣,拜右相,皆因为他文章盖世,且忠贞爱国。理宗、度宗两朝圣旨、诏书和重要的馆阁文书大都是由他起草的。理宗遗诏和度宗登位诏都是他撰写拟定。南宋末年重要史稿《经武要略》亦是他主持编修。晚年归隐故乡后,还有不少亲朋故旧不远千里赴乐平求他写文章。《碧梧玩芳集》中存留的名人墓志铭多是这一时期的马氏佳作。
仁义为本 忠君爱国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在为官上,马廷鸾以“仁义”为本,忠君爱国,体恤黎民,处处从国家和百姓利益出发,决不谋求私利。
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外戚谢堂、厉文翁,内侍卢允升、董宋臣把持朝政,丁大全勾结马天骐向闫皇后献媚取宠,从萧山县尉一跃升到朝廷任重臣,与董宋臣等结成帮派欺瞒皇帝,罢免了宰相董愧,窃取了右丞相的官位。朝中文武官员都畏惧丁大全一伙的权势,敢怒不敢言,官场日趋腐败。时有民谣曰:“闫马丁当,国家将亡。”马廷鸾当时任太学录,皇帝召他试策。他在皇帝面前针对当时的腐败时势慷慨陈词,提出“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近习”的对策,打破奸臣当权的局面,消除腐败,富国强兵,使之国泰民安。马廷鸾此举打破了当时朝廷“万马齐喑”的局面。理宗皇帝很赏识他的忠诚和胆量。将他升为秘书省正字。后来翰林大学士尤焴,崇尚马廷鸾的渊博学识和治史精神,又推荐他担任史馆校勘。
忠信正直 仇视奸佞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马廷鸾忠信正直,仇视奸佞,绝不与奸佞之人同流合污。皇帝经常召马廷鸾论对试策,议论国家大事。一次论对之前,丁大全怀疑会弹劾他,就派党羽王持垕前往探听消息。马廷鸾与王持垕是旧相知,不知他是丁大全派遣打探消息的,就把即将弹劾的内容完全透露了。王持垕当即劝马廷鸾不要与权贵争斗,要明哲保身。然而马廷鸾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我千载难逢的报效朝廷的机会,怎么能畏惧报复而不尽心尽责呢!”消息传到丁大全那里,他即刻命人在午门阻止马廷鸾上殿。第二天,又指使同党朱熠诬告马廷鸾,罢免了他的官职;还串通宦官董宋臣派八厢貌士(即宫内卫士)前往马家强索奏稿,予以烧毁。这件事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马廷鸾虽然被罢了官,但是他忠君爱国,敢于与奸臣斗争的精神却因此得到朝野上下和广大百姓的敬重。
开庆元年(1259年)丁大全隐瞒蒙古兵逼近鄂州(今湖北武昌)这一紧急军情事件败露,被众官弹劾流放后,吴僭出任宰相,起用马廷鸾任校书郎。第二年又兼任沂靖惠王府教授。当时丁大全虽已倒台,但董宋臣、朱熠之流还在朝廷任职。马廷鸾决心根除祸害,上奏皇上,罢免了董宋臣等人的官职。后来朝廷又打算起用董宋臣、朱熠等丁大全同党。马廷鸾再次上疏,力陈不可录用这些奸臣的理由,说服了皇帝,没有再用那些奸佞之臣。在上疏之前,吴僭曾致书马廷鸾,叫他不要再上奏此事,免得别人说是以公报私怨。马廷鸾义正辞严地表白:“这是从国家社稷的利益出发,毋畏人言,毋避私嫌”。
重视人才 关爱黎民
南宋末年由于奸臣把持朝政,官场腐败,朝廷选拔人才的“贡举”事也存在很多弊端,选拔上来的人大都是权贵的亲党,多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另一方面,很多忠贞爱国具有经世之才的优秀人物又不能选拔上来。马廷鸾针对这一情况,向朝廷提出“严乡里之举,重合省之复试,访山林之遗逸”等三项主张;并于景定四年(1263年)向朝廷举荐贤士20人,担任朝廷和地方要职,其中周密、钟季玉、钟信甫、汪泰轩、费洁堂等皆有政绩。
南宋末年处于战乱,人民生活本来就非常苦,又加上水、旱、虫灾频仍,灾区人民多濒临绝境。马廷鸾曾多次上疏朝廷,要求免除受灾州县的租赋和徭投,派得力要员赴灾区督促地方官调查灾情,发放赈灾粮,整治农政,恢复耕种,以安顿灾民。还建议朝廷史官加强对“灾异”的记载,从中总结规律,并责令有司衙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马廷鸾晚年退归林下,处江湖之远,仍不忘人民疾苦。他有一首五言诗云:“一雨遂逾月,连朝仍沏霄。雷公自收麦,田父不耘苗。时见危垣堕,仍闻此屋漂。愧无援溺手,穷巷有持桡。”这首诗描绘了洪水对农民的危害,表达了对穷苦灾民无限同情的感慨。
马廷鸾年轻时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最底层,亲自饱尝了贫穷之苦。发迹以后,虽然身在荣华富贵之中,但是,仍然不忘旧事,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他要求子孙后代诵记他的为人格言“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他的“四留”格言正是他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的最好诠释。
无力补天 辞官归隐
丁大全事败后,理宗贾皇妃的弟弟贾似道拜为右丞相,受命率兵赴鄂州,迎战蒙古兵。贾似道自知无能,也不想出死力保卫国家,他暗中向蒙古忽必烈乞和,答应称臣纳贡,乞求忽必烈退兵。蒙古兵退去以后,贾似道竟诈称获胜。班师回朝时,满朝文武官员多出迎捧场。马廷鸾知其为人,不肯与之同流,没有前往迎接。从此贾似道对他怀恨在心。
鄂州事件之后,贾似道掌握兵权,把持朝政。度宗登位后,贾似道的倒行逆施变本加厉。他以国舅之名,驾临天子之上,独揽朝政,使南宋小朝廷变得更加黑暗。马廷鸾对此痛心疾首,多次上疏进言:“陛下翕受敷施,以壮人才之精神,虚心容纳,以植人言之骨干,念帮本而以公灭私,严边备而思患预防。”暗示度宗皇帝应下决心打破“群小包围、大权旁落”的局面。度宗深知马廷鸾忠诚,将他升任端明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后又兼任参知政事。咸淳五年(1269年)任参知政事,不久拜右丞相兼枢密使。马廷鸾拜相三年,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在抚政安民,强兵固边等国家大事中尽心尽责,做了大量挽救危亡的工作。贾似道感到马廷鸾对他不利,就百般刁难,使其无法施政。
咸淳八年(1272年)马廷鸾面对濒临灭亡的国势,软弱无能的国君,窃持政权、祸国殃民的国贼,深知无力回天,深感无法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 “达则兼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既然也无法为国家出力,至少也要独善其身,决不贪恋权力和富贵,更不与群小同流合污,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宰相职位,回到故乡乐平过隐士生活。
隐居并不意味着无为,不能在朝廷出力,还可以在民间发光。他在故乡出资兴办学校,免费教育家乡子弟。元初乐平创办慈湖书院,他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还多次捐资为家乡修筑陂塘堰坝,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受到家乡人民的爱戴。 马廷鸾之子马端临于咸淳八年以父荫补录事郎。咸淳九年(1273)中漕试第一。为侍奉父亲,也一同返家,由于马廷鸾多年在馆阁任职,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收藏和编纂有很丰富的经验。马端临积二十余年的精力,在父亲的指导下,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著成《文献通考》348卷,这是一部历史巨著。马端临成为宋元之间著名的史学家。
马廷鸾著作颇多,流传后世的有《六经集传》、《语孟会编》、《楚辞补记》、《洙泗裔编》、《读庄
笔记》、《碧梧玩芳集》等。从儒学教授到右丞相再到归隐泉林的平民,马廷鸾对儒家思想的忠实践行,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为官为人的楷模,也为我们乐平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作者:肖贵平 http://myh.lepingshi.gov.cn/Item/13759.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