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星转斗移,沧桑巨变,在历史长河中无数璀璨耀眼的星辰都闪烁着永恒的光芒。他们会在你的流盼的双眸间停留驻足,再次让你心灵悸动,为之倾倒。
马文升,一个在家乡沉寂了五百多年的明代伟人。洗去了历史光耀的铅华,再次放射出了闪亮的光芒,唤醒了一个无知的灵魂。这个无知的灵魂就是我,我深感惭愧!
作为一个马文升的家乡人,一个马家后人的一个成员,这些年我很少了解他,认识他,祖先的荣耀也只是在丈夫的片言只语中得到的,我的丈夫是马文升的第18代传人。
近些天,随着对马文升的了解的深入,一个伟大灵魂所带来的震撼越来越强烈,振聋发聩,如锤击鼓,响彻天宇!
我离他很近,我就住在他晚年所居住的明农堂的遗址 上所建造的房子里。我家的前面就是明农堂现在唯一留存的建筑,因为无知,所以无畏。我每 天与先人的灵魂为伴,没有丝毫的不安,也没有感到先人所带来的荣耀的光 芒的耀眼。我就那么心安理得的过着自己平淡的小生活。
一晃结婚已经二十四年了,生活就这样不温不火平平淡淡的过去了。今年清明节,我再次被马家人喊着去凭吊祖先马文升时,我不置可否的参加了祭奠活动 。不知怎么的就被一个想法左右了,我要写一下马文升,并把这作为我后半生的目标。
于是我就再次郑重其事的站在了明农堂的身边,再次看到了经历五百多年风霜雪雨侵蚀的建筑,看到它破败不堪的样子,我的心疼了,那是一种被撕裂的疼痛!一个为国家民族贡献了一生精力,一个有才有德保了五个朝代的清正廉洁的人,他在出生之地建造的用来安度晚年的居住场所,却这样破败不堪,即将倒塌,无人问津。想到有些奸臣的、富商的府邸都被保护的完好无缺,甚至有地方还因潘金莲与西门庆挣的是不亦乐乎。我为马文升感到不平,感到痛心,也为自己是马文升的一位后人而没有尽到职责感到羞愧!
保护明农堂,宣传马文升,我责无旁贷。这是一件艰巨的任务,因为马文升被家乡人宣传的太少了,他被家乡人遗忘了!
一天,当丈夫拿着一个文件对我说,国家现在统计文化村呢,有古迹的可以申请。我就主张把明农堂申报上去,报表递上去了,我还做了一个《哭泣的明农堂》的幻灯片,丈夫把它上交了。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幻灯片制作水平很高,但是明农堂建筑不够申请资格,原因是建筑面积不够大,没有达到要求。是啊,如果马文升是个贪官,或者马文升的后人中有富贵之人,这几百年能不断修缮,也许明农堂也不至于破败到如此境遇。马文升的嫡孙马悫尽管官至戸都主事,因一生勤政为民,倾其所有搞文化办教育,以至于死后无钱置办后事,还是百姓凑钱为他办了丧事。这样的马家人,这样的后代,怎么就不能让我们心生敬意,保护他的遗迹呢?
我的同事中有人就说那是你们马家的事,也有同事说马文升有啥可宣传的,不就是一个给人看园子的人吗?这就是家乡一些人的看法。听到这些议论,我更痛心了,也更感到羞愧了。马文升这么一个享誉中外的名人,在家乡竟然是这样不受人重视。这更促使我下定决心,也更让我觉得有宣传的必要性,我们的社会提倡的就是对正能量的宣传,对清正廉洁的作风的提倡。
当然,这些天我也很感动,我得到了 很多人的支持。首先我制作幻灯片时得到了我的同事白卓洁、马伟娜、李倩、王欢、胡志芳、董现付、王晓燕、贾志娟、董瑞红的支持,也得到了镇政府刘创胜的宣传与支持。更值得一提的是得到了我的大学同学黄婉莹、李凌燕、冯文凤、李瑞君、杨俊英她们的一致赞同,她们都说我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的想法也得到了观耜园村民的支持,马文升文化研究会的会长马延甫也很支持,并把他保存的有关马文升的一些史料都尽数展出。许昌国学会的马广志老师还专程来到实地进行凭吊与考察,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当然,我还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一天我在村边采集资料,碰到了看护大运河的执勤人员,他们一听说我的意图,立马连说太好了,你们马家人早该如此了!是呀,早该如此了!
马文升晚年回归故里时说“那个明朗的进取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连上了二十一道奏折,才获准回乡。因为他斗不过那些弄臣。但是今天的我生活的是一个明朗进取的时代,各级政府都在励精图志,一个崇尚文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明农堂作为明朝重臣马文升的临终故居,承载了五朝元老马文升安详的晚年和一生的智慧,见证了500多年的历史变迁,堪称我市乃至全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因为马文升的遗迹只有明农堂了!
历经五百余年的风风雨雨,明农堂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不仅仅是马家的,它更是国家的。当下明农堂已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濒临倒塌,如迟暮老人,颤颤巍巍,急需儿女反哺。迫切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人民百姓多方合力保护、修缮,建立长效机制。
救救它吧,它是明农堂!它的主人是马文升!
马文升(1426.3.24—1510.7.13),明代五朝元老,字负图,号约斋,晚年更号友松道人、三峰居士,钧州(今河南禹州市梁北镇秦村观耜园)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迁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为兵部右侍郎,历任辽东巡抚、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弘治初任兵部尚书,十五年任吏部尚书,位居一品。去世后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师,谥号端肃。一生成绩显著,先后辅助代宗朱祁钰、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宋朱祐樘、武宋朱厚照,故后人有“五朝元老马文升”之称。
明孝宗时期,马文升始终是举国关注的朝廷核心成员。人们钦佩他,不仅在于他曾经立下的赫赫战功,还在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位坚守道德情操与理想追求的老臣,虽然几经挫折,却从来没有失去他的锐气。他敢于同胡作非为的奸宦势力抗衡,敢于向影响政治稳定的歪风邪气宣战,为“弘治中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马文升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德能做万世敬仰之楷模,才能让后人望尘之莫及。文能安邦定国治天下,武能金戈铁马保边防。
明农堂修建于1505年,马文升在朝中被多人陷害,就上了21道奏折,请求辞官回家乡。因为他忘不了他的出生之地,于是就在他的出生之地建造了一座庄园,被赐名为明农堂。
明农堂的建筑风格,有人说是一进五有人说是一进三的规格。但建筑规模气势磅礴,雕梁画栋结构精美。庄园周围都是各种各样的花果树木,一年四季绿树环绕花果飘香。在这里马文升和他的家人可以修身养性,远离朝政,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着田园般的生活。
这个地方由于是五朝元老事农桑观农景的地方所以被赐名为观耜园。观耜园的名字就被一直沿用至今。
图为观耜园的入村口
观耜园坐落在河南省许昌地区禹州市梁北镇秦村西边。观耜园南边与三峰山相望,被称为凤凰之地,当年马文升就出生在观耜园村东的凤凰阁里。
大运河自南向北流去,观耜园依山傍水,绿树环绕,民风朴实。
生活在这个地方的村民无一杂姓都是马文升的大儿子的后代,现在已到了第21代子孙了。
村东边是禹州市四环路,这就是明农堂的东墙,位于观耜园的西南部。
禹州市政府把它作为市级保护单位!
许昌市政府也把它作为了保护单位!
这是明农堂的入口处,屋檐出现了大的缺口,夏天雨水多,令人担忧。
它的前面被一所平房遮挡了。
明农堂的东山房脊,上面的五脊六兽已经荡然无存。
这是明农堂的后方,房顶上出现了不小的窟窿,屋檐椯子都裸漏在外,腐烂了。房顶急需修补,一场夏雨,一场破,夏天雨水多,明农堂命运令人堪忧。
明农堂的西山脊,五脊六兽也已不见踪影。
明农堂正门的一部分,
上图正门的下部,上图正门的左边大门。大门中间的顶梁柱,大门右边的出前沿木雕侧门,明农堂前面的前沿上的大窟窿,明农堂的前面屋檐结构,前沿的椯子都腐烂了。
前沿下所铺设的长条青石,破陋的屋檐在日光的映射中投下了斑驳的身影。
屋内的屋顶已经漏天了!明农堂屋内的安静与透过屋顶窟窿射下的阳光,光与影的和谐,温暖与凄苦的交织。
被改建的墙,马文升的画像被后人供奉着,简陋的陈舍,伤心的先人。
明农堂木制结构的细部欣赏
马文升后人保存的有关皇帝给马文升的圣旨复本,圣旨内容:
马文升所写的奏议
马文升所写的诗词
这是一个传说:《明农堂里会跑的石狮 》 下面就把我收集的这个传说奉上,全文如下:
明农堂是马文升晚年回乡时建造的一座庄园,在今禹州市梁北镇秦村观耜园处。当年的明农堂建筑规模虽不是十分宏大,但也是雕梁画栋,十分美丽。今天说起观耜园也许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说起“大房子”倒是远近闻名。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马姓后代来认祖归宗观瞻大房子的人是络绎不绝。许昌市文化局还把它定为文物保护对象。与明农堂有关的传说也会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石狮会跑就是其中之一。
相传在马文升去世后不久的一天夜里,一个家人起夜,听到屋外有动静,起初认为是猫,但仔细一听不像,又认为是家中的狗开绳了。心想反正有大门又出不去,天明再说,就睡去了。第二天他把这事给忘了,白天没有什麽动静,可到了晚上他起夜又听到外面有动静,他又认为是狗开绳了,就睡去了。但心中有疑惑,这狗怎麽两个晚上都开绳哪?明天早上得拴紧他,这样一想就很快睡着了。他起床就赶紧去拴狗的地方看,结果狗被拴得紧紧的。他想可能是谁早起拴好了,就忙其他事也没问是谁栓的。没有想到他晚上起夜又听到了动静,心里就更疑惑了。心想明天一定得栓紧它,没想到天明后去看,狗又被拴得好好的。他不放心,就找来了一条铁链子拴上,心说看你今晚还怎么跑。他没有声张,结果晚上他又听到了动静,此时他心里就有气了,虽然没有起床去看,但他也没有怎么睡。天刚麻麻亮,他就起床了,可狗被两条链子拴得好好的呢。到吃饭的时候,家里人都聚在一起吃饭,他就问家人谁把狗拴上了,大家都说不知道,并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没什么就是问问。到了晚上依然有动静,这次他就回屋穿戴整齐,心想一定得把狗拴紧。他开门直奔拴狗的地方,但狗竟在呢,链子也在,拴的紧紧呢。等他回过神时,院子里很寂静,什么声音都没有了。他就越发奇怪,不是狗是什么呢?难道是贼?又想不会是贼,贼能天天来?再说也没有听见狗叫呀。他就在院子里巡查了一遍,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就回屋了。早上起床后,他又没有说起这事,只是心里多了一个结,一定要把它解开。一日无话又到了晚上,他干脆借故在客厅坐等,果然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又有动静了。他这次是蹑手蹑脚地来到门前,没有急着开门,是隔着门缝往外看。他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两只四蹄动物,没有猪狗大,但又不是猫鸡等家常所见的动物。两只动物上下窜跳互相嬉闹,做出各种动作,很是灵活敏捷。他一时想不起是什么动物也看不太清楚,他趴在门缝前,一动不动,大气不敢喘。约莫过了2个时辰,这两只动物向过堂屋跑去,这才看清原来是狮子。他很吃惊这狮子从何而来,怎么这样小?而且和以前所见的狮子也不太一样?正思忖怎么对付它们呢?狮子就进了过堂屋。等了近一个时辰也没有出来,这时他想得喊人起床去看个究竟。于是喊了几个人拿了一些家伙什一起去过堂屋看,但把过堂屋找了个遍也没有发现会跑的狮子,只有门内旁的两个小石狮一动不动地在那摆放着。大家七嘴八舌说他是看花眼了,他争辩着,但说服力不强,大家悻悻而去。他不服,觉得自己不是梦游呀,一定要弄个明白。于是他就让人把他的被褥拿来,他要睡在过堂屋里,狮子是在这里不见的,他一定要在过堂屋里看个明白,大伙笑笑摇摇头不以为然。晚上到了,他一眼也不敢眨,动也不动,困了就悄悄地拧一下自己的大腿。果然半夜时分,有动静了,只见门口的两只小石狮从石座上蹦下来,打打闹闹的在屋里蹦来蹦去,一会就到院子里去了。一直到公鸡打鸣时分,它们才从院子里回来,又跳上石座一动不动了。他看得目瞪口呆,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把大伙叫起来,把他看到的给大伙一说,大伙都感到很惊奇,但还是将信将疑,纷纷表示今晚也要住在过堂屋里一探究竟。当晚半夜时分石狮果然又下来了,就像昨晚那样在屋里闹了一会,就到院子里去了。大家一动不动的看到石狮一直到鸡叫时分才从院子里回来,跳上石座恢复了石狮的样子。天亮了大伙都惊魂未定,不知是凶是吉,猜想是不是天官爷去世了石狮要成精,或许还会有更大的灾难不成?再说狮子毕竟是兽类,万一将来发展到出去伤人就不好了。大伙猜来猜去越发不安,最后决定趁白天狮子不动,把它的腿打折这样也许就不会跑了。于是他们找来了锤子就把每只石狮的腿给敲折了一只,从此晚上再没有石狮跑了。
会跑的石狮的传说就这样 一代一代的流传了下来,折了一条腿的两只石狮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时还有呢,现在石狮座还在明农堂的过堂屋里呢!
会跑的石狮座
关于马文升的传说在中国各地脍炙人口、口口相传,我也会把我收集到的一些有关他的传说相继奉上。《马文升传》等文学著作及相关史料都对马文升高尚品质的赞扬与肯定,高校的许多学者和教授都对马文升的事迹及著作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他的高尚品质与非凡才能给中国也给世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的。
时光荏再,光阴飞逝,历史轮转。明农堂,作为马文升故居,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唯一一所马文升生前所用的古迹。从1505年到2016年, 500多年的历史沧桑,明农堂见证了太多的悲愤,太多的无奈,太多的辛酸 。 当下,文化遗产保护依然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重头戏。今年两会,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文化领域,“文化遗产保护”依然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受到两会代表的关注与讨论。面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引起了不同界别、不同领域委员们的共同关注。 如今,明农堂已破败不堪,千疮百孔,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者、诉说者、记录者,共同保护好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让我们携手共筑明农堂的美好明天!
来自:https://a.meipian.cn/2jtzuo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