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填写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15|回复: 2

河南省镇平县马岗马氏家谱-家谱序言

  [复制链接]

1411

主题

415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240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发表于 2017-1-18 13: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帝、炎帝是汉民族共同的血源始祖,而马姓是黄帝直系嬴姓伯益(舜时东夷部落首领)的后裔,伯益助禹治水有功,禹让位给益不授,益避居萁山之北,夏帝启二年,费候伯益出国,六年伯益薨。
伯益之后裔赵国惠文帝在战国时期(公元前298年)封其子赵奢为马服君,世居邯郸, 马服君(赵奢,马氏得姓始祖)生赵括和赵牧,赵牧生赵兴,公元前223年,秦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管理疆土,充实关中一带的经济实力,削弱六国贵族的反叛势力,秦始皇把六国贵族大姓和豪富十二万户迁徙至京城咸阳,以便就近监控,以防止他们滋事反叛,这其中就有赵兴这一支,赵兴为了不忘伯父赵括“纸上谈兵”的空想和“长平之战”之耻,就以祖父赵奢的封号为姓,先姓“马服”,后省“服”字,改为单姓马,就是第三世改祖姓的马兴,尔后子孙以马姓氏,我马氏起源于此。

附: 赵姓前世系表(至造父)

黄帝(前2697—前2599)—→昌意—→颛顼(前2514—前2437)—→仲容—→夷—→武恒—→伯辛—→女修—→皋陶—→伯益(嬴姓) —→大廉—→武—→琪—→建—→弘—→奎临—→迁—→宣—→永通—→彦翔—→轩—→子能—→费昌—→仲衍—→玉珍—→道宁—→兴 —→犍—→大顺—→茂荣—→克和—→达—→胥轩—→中潏—→蜚廉—→季胜—→孟增(皋狼)—→衡父—→造父(赵姓始祖)。

赵姓世系表(至赵奢)

造父—→叔观(宜父)—→赵璋(仲父)—→赵登(季父)—→尔成(公仲)—→赵高—→奄父—→叔带—→赵麟(守仁)—→ 子丰(知义)—→赵射(慧明)—→赵壮(公明)—→赵夙—→赵衰(?—前622年,赵成子)—→赵盾(赵宣子)—→赵朔(?—前 597年,赵庄子)—→赵武(?—前541年,赵文子)—→赵成(赵景叔、赵景子)—→赵鞅(?—前458年,赵简子)—→赵毋恤(?— 前425年,赵襄子)——伯鲁—→赵周(代成君)—→赵浣(?—前409年,赵献子,赵献侯)—→赵籍(?—前400年,赵烈侯,正式建赵国) —→赵章(?—前375年,赵敬侯)—→赵种(?—前350年,赵成侯)—→赵语(?—前326年,赵肃侯)—→赵雍(?—前295年,赵武灵王)—→赵奢(赵武灵王第九子,马服君,马氏始祖)。

马氏始祖世系表(扶风马援体系,至第十三世)

第一世赵奢,封马服君,世居河北邯郸,有二子赵括、赵牧。
第二世赵括,赵国将军;赵牧,赵国偏将军,一子赵兴(马兴)。
第三世马兴,改祖姓,秦封武安侯,徙居陕西咸阳,有三子马珪、马琛、马嵩。
第四世马珪;马琛;马嵩,有一子马述。
第五世马述,汉太中大夫,封平通侯,有一子马权。
第六世马权,汉宁东将军,有三子马何罗、马通、马伦。
第七世马何罗,汉侍中仆射;马通,汉侍中,封重合侯,徙居陕西扶风茂陵成欢里,有一子马宾;马伦。
第八世马宾,汉议郎,绣衣使者,有三子马庆、马昌、马襄。
第九世马庆;马昌,有一子马仲。
第十世马仲,汉玄武司马,有四子马况、马余、马员、马援。
第十一世马况,汉河南太守,封穷虏侯。马余,汉中垒校尉、扬州牧,封致符子,有二子马严、马敦。马员,汉上郡太守,封中水侯。 马援,汉陇西太守,伏波将军,封新息侯,有四子马廖、马防、马光、马客卿。
第十二世马严,汉将作大匠,有七子马固、马伉、马歆、马鱄、马融、马留、马续。马敦,汉虎贲中郎将。马廖,汉卫尉,封顺阳侯, 有二子马豫、马遵。马防,汉光禄卿,车骑将军,封颍阳侯,有一子马钜。马光,汉太仆,封许侯,有二子马康、马朗。马客卿。
第十三世马固;马伉;马歆;马鱄(zhuān),汉郎官,即墨令;马融,经学家,南郡太守,宋封扶风伯;马留;马续,汉度辽将军。马豫,汉步 兵校尉;马遵,封程乡侯。马钜,汉长水校尉。马康,汉侍中;马郎,封合乡侯。

先祖马援字文渊生于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寿终,享年63岁。东汉光武17年封伏波将军,援公之七世孙三国定西将军马超(素有三国英雄属马超之美称),居于扶凤郡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生于公元176年,随父马腾南征北战,辅佐刘备,后被封为五虎上将,其子孙在宋代迁至山西洪洞县西马家屯。

在明朝初年的大移民中,永乐三年(1405年)吾马氏一支,始祖马五老与父亲马礼谦还有四个哥哥,马大老,马二老,马三老,马四老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灌张镇裴马沟村,现在是内乡县王店镇马沟村,之后,大老迁长沙,二老迁江西,三老迁陕西,四老迁处有待考证,五老留在当地,娶裴氏女为妻,生育三子,尔后代代繁衍,已历二十世,子孙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我始祖马五老的第三世孙马大旺,我族定为太祖,在明朝武宗正德年间(公元1505-1521年,明皇帝朱厚照在位),太祖马大旺从内乡县王店镇马沟村(原灌张镇裴马沟村)携妻子及三个小儿子先迁到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王岗乡北一里西马营村,居住不到一年,从王岗乡西马营村迁至王岗乡东二里马岗村(原石佛寺公社马岗大队,石佛寺镇西北九里),三个儿子长大后,大儿子,马思奇,字立甫,迁到镇平县城南安子营乡马楼村,现在的史坡村,至今繁衍了十六代,二儿子马思超,字国用,与父亲马大旺在马岗生存,从马思超算起繁衍了十六代,三儿子马思昭,字彰甫,迁到镇平县城南三里榆盘村,繁衍至今,也有十六代。我马岗马氏家谱世系表就是从始祖马五老(邯郸马氏总谱第五十六世)开始一直记载到马雯筱和马海鹏二十世(邯郸马氏总谱第七十五世)。

以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马岗村马洪范家谱为例:

得姓始祖第一世: 马服君—→河北邯郸马氏总谱第二世:马拔,别名赵牧,字扶风—→第三世: 马隐,别名马兴,字萃园—→第四世: 马丛,别名马嵩,字素庵—→第五世: 马丹,别名马述,字浩然—→第六世: 马浚,字存诚—→第七世: 马谷,别名马权,字荆谷—→第八世: 马通,别名马政,字达,号迪奕—→第九世: 马宁,别名马宾,字致和—→第十世: 马果,别名马昌,字懋中—→第十一世: 马宫,别名马仲,字昊卢—→第十二世: 马援,字文渊, 汉成帝封新息侯、伏波将军—→第十三世: 马廖,号昆玉,字敬平,封顺阳侯—→第十四世: 马麟,字耀祖—→第十五世: 马融(79-166),字季长,东汉大经学家,南郡太守—→第十六世: 马驰,字兴邦,顺阳太守—→第十七世:马腾 (?-212年),字寿成—→第十八世:马超 (176年-222年),字孟起—→第十九世:马承—→第二十世:有待考证—→第二十一世:有待考证—→第二十二世:有待考证—→第二十三世:有待考证—→第二十四世:有待考证—→第二十五世:有待考证—→第二十六世:有待考证—→第二十七世:有待考证—→第二十八世:有待考证—→第二十九世:有待考证—→第三十世:有待考证—→第三十一世: 有待考证—→第三十二世:有待考证—→第三十三世:有待考证—→第三十四世:有待考证—→第三十五世:有待考证—→第三十六世:有待考证—→第三十七世:有待考证—→第三十八世:有待考证—→第三十九世:有待考证—→第四十世:有待考证—→第四十一世: 有待考证—→第四十二世:有待考证—→第四十三世:有待考证—→第四十四世:有待考证—→第四十五世:有待考证—→第四十六世:有待考证—→第四十七世:有待考证—→第四十八世:有待考证—→第四十九世:有待考证—→第五十世:有待考证—→第五十一世:有待考证—→第五十二世:有待考证—→第五十三世:有待考证—→第五十四世:有待考证—→第五十五世:有待考证—→第五十六世:马礼谦—→第五十七世:马五老(马岗家谱第一世)—→第五十八世:马△△ (马岗家谱第二世)—→第五十九世:马大旺 (马岗家谱第三世)—→第六十世:马思超 (马岗家谱第四世),字国用—→六十一世: 马治安 (马岗家谱第五世)—→六十二世:马贤才 (马岗家谱第六世)—→六十三世:马自有 (马岗家谱第七世)—→六十四世:马乾 (马岗家谱第八世)—→六十五世:马文道 (马岗家谱第九世)—→六十六世:马宛 (马岗家谱第十世)—→六十七世:马云彦 (马岗家谱第十一世)—→六十八世:马锡玉(马岗家谱第十二世)—→六十九世:马福庆(马岗家谱第十三世)—→七十世:马德宪(马岗家谱第十四世)—→七十一世: 马世俊(马岗家谱第十五世)—→七十二世:马凤祥(马岗家谱第十六世)—→七十三世:马志雄(马岗家谱第十七世)—→七十四世:马洪范(马岗家谱第十八世)—→七十五世:马晓飞(马岗家谱第十九世)—→七十六世:马雯筱(马岗家谱第二十世)。

吾辈当思国与家一理也,家谱与国史一道也,史不修则万古纲常坠而不举,谱不修则万代家声晦而不彰,谱之关于家运大矣,当谓人之有宗派,犹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也,观其源可以知其流,而因其流可以溯其源,吾马姓乃天下之大姓,当今中国姓氏排在第十三位,(《中国统计》2014年第6期) 人口约1846.1万余人,占全国人口的1.18%,我们马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喜逢盛世,政通人和,国富民强,改革开放,百废俱兴。我辈在我始祖马五老的第十四世孙马品甫的倡议下,成立了马岗马氏家谱编委会, 经编委会研究商定, 在始祖马五老的第十五世孙马书梅(已故)和第十七世孙马志敏(已故) 、以及第十七世孙马克用原编的从马大旺三世到十五世《马岗马氏家谱草稿》的基础上,修订和续编我《马氏家谱》。

编委机构组成:编委名誉主任:马品甫、马典瑞 。编委主任: 马全文 编委副主任: 马红新。 编辑顾问: 马凤章、马中义、马沛然、马秀华。编委委员: 马保丁、马凤斌、马凤言、马会甫、马民生、张金娥、马凤和、马凤喜、马相贤、马绍林、马凤彪、李喜花、马子明、马子均、马天堂、马天增、马天安、马占祥、马瑞旭、马丰林、马克用、马克信、马志纯、马瑞杰、马克兴、朱金鹏、马景常、马永全、马传甫、马永林、马永敬、马传俊、马传玺、马上、马明华、马有才、马义春、马荣榜、马永敬、马传定、马勇、马永云、马永骅、马传云、马荣合、马新宇、马航、马韫博、马莉、马金良、马书平等。

尝闻木有本,水有源,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乃世之常理。追基索祖,寻根求源。我始祖马五老的第十六世孙马凤斌、马全文和第十七世孙马克忠、马克兴不畏艰辛,跋山涉水,奔内乡,到老庄,赴邓州市穰东镇,访南阳市潦河坡,明察细访,实地观情,查询史料,发掘碑文,先后辗转于南阳、内乡、邓州、镇平各地,诸如:(1)安子营乡北史坡马家(迁自王岗乡马岗村)(2)贾宋镇南育茂张(原名:雨帽张)马家(迁自王岗乡马岗村)(3)张林乡马河马家(迁自内乡裴家沟)(4)杨营乡北前马营马家(迁自王岗乡西马营村)(5)杨营乡北后马营马家(迁自山西洪洞县)(6)杨营乡南代营东小马庄马家(迁自杨营乡北前马营马家)(7)杨营乡刘洼村老王营马家(迁自杨营乡北前马营马家)(8)柳泉铺乡马家(迁自镇平县收费站南马庄村)(9)镇平县城南榆盘马家(迁自王岗乡马岗村)(10)镇平县城南小西营马家(迁自镇平县收费站南马庄村)(11)石佛寺镇北仝湾(无马姓)(12)石佛寺镇北马河(迁自王岗乡马岗村)(13)镇平县收费站南马庄(迁自镇平县城南榆盘村)(14)镇平县收费站西南前马岗(迁自镇平县收费站南马庄村)(15)镇平县收费站西南柳泉铺范营后马岗(迁自王岗乡马岗村)(16)老庄镇北山马家场(迁自老庄镇曾寨村马家庄)(17)老庄镇北山玉皇庙马家(迁自老庄镇曾寨村马家庄)(18)老庄镇北山核桃园马家(迁自老庄镇北山马家场村)(19)王岗乡北西马营(迁自内乡县王店镇马沟村,原内乡县灌张镇裴马沟村)(20)高丘镇南许庄马家(迁自王岗乡马岗村)(21)石佛寺镇西北朱沟村李沟马虎家(迁自王岗乡马岗村)(22)石佛寺镇贺营马家(迁自石佛寺镇北马河村)(23)老庄镇蒋沟马家(迁自老庄史坪)(23)老庄镇陡坡村马家(迁自老庄史坪)(24)柳泉铺乡马小庄(迁自老庄史坪)(25)遮山大苏庄马家(迁自老庄史坪)(26)南阳潦河坡杨河村马家(迁自老庄史坪)(27)老庄史坪马家(迁自王岗乡马岗村,辈分字:永荣传万士, 德朝海香奋) (28)城郊乡桐树湾马家(迁自老庄蒋沟)(29)城郊乡红庙沟马家(迁自老庄蒋沟)(30)遮山镇北马营街(来源有待考证)(31)老庄镇南曾寨村马家庄(来源有待考证)(32)南阳潦河坡下老鹳窝马家(迁自南阳马庄村)(33)内乡马沟(迁自山西洪洞县, 辈分字从16世起:志正仁义保和平,道德广树继祖功,富贵满堂传万事,荣花顺达永胜隆)(34)内乡县后马村(迁自内乡县马沟村)(35)内乡灌张前马村(迁自山西洪洞县)(36) 内乡县赤眉镇马家(迁自内乡县马沟村)(37)晁陂镇西南关帝庙马家(迁自镇平县枣园镇鱼池马村)(38)晁陂刘沟秋树庙马家(迁自王岗乡马岗村)(39)南阳谢庄乡孙庄村关庄马家(迁自南阳谢庄乡槐庄村马家)(40)石佛寺马洼(迁自山西洪洞县,另一说迁自镇平县枣园镇鱼池马村)(41)石佛寺单营马家(迁自王岗乡西马营村)(42)邓州市穰东镇马岗村(迁自石佛寺镇单营村马家)(43)石佛寺镇杨沟村马家(迁自石佛寺镇魏湾村马家)(44)王岗乡杜庄村马家(迁自王岗乡马岗村)(45)石佛寺镇魏湾村马家(迁自石佛寺镇东马洼) (46)内乡夏馆马家(一)(迁自内乡赤眉)(47)内乡夏馆马家(二)(迁自王岗乡马岗村)(48)镇平县城西北水泥厂附近马岗(迁自山西洪洞县)(49)石佛寺镇北赵湾马家(迁自王岗乡马岗村杨家马家)(50)王岗乡马岗村杨家马家(迁自卢医镇麻家)(51)高河头马家(迁自杨营前马营村)(52)草场吴马家(迁自杨营前马营村)(53)镇平城南雪枫初中南孙庄东小马营(无马姓,据当地村民说,此系“小孟营”之误传)等等马家聚居区,历经两年多的时间,经过多方考证,方知我马氏故里系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是我始祖马五老出生的地方,而且考证了我们的四始祖马思超的兄长马思奇迁到了安子营史坡,我们的四始祖马思超的弟弟马思昭,迁到镇平县城南榆盘,都繁衍了十六代。我们的七世祖马自成的两个儿子马骏和马骐迁到了镇平县高丘镇许庄村,繁衍了十二代。还有我们的七世祖马自秀迁移到了镇平县老庄镇史坪村,由于修建陡坡水库,水淹史坪,他的重孙中的老大马腾云于康熙六年迁移到了镇平县老庄镇蒋沟村;他的重孙中的老二马超云于康熙六年迁移到了镇平县老庄镇陡坡村;他的重孙中的老三马行云于咸丰七年从镇平县老庄镇蒋沟村迁移到了镇平县柳泉铺镇东北五里马小庄村,他的重孙中的老四马庆云的后裔迁移地方比较分散,据我们前段时间考证,他们有的迁到了遮山镇大苏庄村,有的迁到了南阳市潦河坡镇杨河村,还有的迁到了老庄镇陡坡村,和马超云的后裔生活在一起。从马自秀算起,他们都繁衍了十二代。我们通过实地访情,见证了镇平县安子营乡史坡马家和镇平县贾宋镇育茂张马家的繁荣与昌盛;我们也看到了老庄马家场马家人和核桃园马家人的朴实与热情。

我们从赤眉《马氏族谱》里看到从镇平县王岗乡马岗村迁出的人去的地方有1).洛阳南马庄 (2).湖北枣阳隐恶观(3).新野潦口 (4).镇平县城东后马岗 (5).前马营 (6).雨帽张 (7).桐树湾 (8).史坪 (9).老庄 (10).柳泉铺(11).老庄菩提寺), 希望上述这些地方的马氏宗亲,看见这些史料后积极联系,早日找到自己的根基所在。

今天我们整理和续修《马氏家谱》的目的在于增强团结,热爱祖国,造福当代,惠及子孙,服务于四化大业,我们决不搞宗族拉拢,决不做有损于国家和人民的任何事情,我们马氏家族的子孙,都要为祖国振兴、中华腾飞做出积极的贡献。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考察研究马氏祖源的时候,深深地为肇源于邯郸紫金山的马氏家族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史感到骄傲和自豪。

马氏先祖马服君(又名赵奢)和先祖伏波将军马援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将名垂青史、万古流芳。“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我们期望:马氏家族优秀的精神风范和家规家训在新的历史时代得到新的传承和发扬。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发扬祖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南阳马氏和河南马氏以及和世界马氏融合并轨,商讨马氏宗族内部的寻根问祖、族亲联谊、谱牒整修、立碑撰校、兴建马氏陵园、修筑马氏祠堂等有关所有马氏宗亲关心的事务,在河北邯郸紫山遗韵感召下,秉承弘扬马服精神, 研究扶风伏波文化,把伏波文化发扬光大。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和“诚信,实干,创新,担当”的镇平精神,激励我们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勤劳致富奔小康,财发万镒达三江,为早日实现“宛西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坚信:我们马氏大家族1846.1万优秀子孙必将不负国人厚望,在习近平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腾飞中,在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中,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定会一马当先,马到成功!!!

由于本人初涉家谱编辑工作,经验不足,水平有限,错登.漏登人员在所难免,希内行和知情人士不吝斧正。 (如有问题请与馬騳驫联系.QQ:472093897 网名:“龍馬精神馬騳驫”,馬:一馬当先,騳dú:两馬驰骋,驫biāo:众馬奔腾)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1

主题

415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240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3: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省镇平县马岗马氏家谱源流分支迁徙情况

太祖东迁,太祖大旺, 生于内乡, 长在马沟, 太祖生时, 火旺东方, 瑞霭祥云, 霞光万道,故名大旺, 意指子孙, 千秋万代, 繁荣昌盛, 兴旺发达, 太祖幼年, 聪明颖悟,勤奋好学, 长至十五, 父母双亡, 太祖一人, 孤苦伶仃, 邻里帮助, 长大成人,体格健壮, 一表人才, 临村之女, 聪颖贤淑, 嫁于太祖, 结为秦晋, 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育有三子, 长子思奇, 表字立甫, 次子思超, 表字国用, 三子思昭,表字彰甫, 明朝武宗, 正德年间, 朱姓厚照, 皇帝执政, 天下大旱, 年成歉收,太祖一家, 度日如年, 太祖决定, 背井离乡, 举家东迁, 三子幼小, 行路艰难,太祖奋力, 一根扁担, 两个箩筐, 肩挑二子, 思昭在前, 思超在后, 思奇牵母,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一路前行, 几十里路, 竟走一日, 历尽艰辛, 到一所在,岗西马营, 土地贫瘠, 姜石不分, 居住数月, 迁至马岗, 马岗土地, 虽不肥沃,地广人稀, 适于生存, 光阴荏苒, 三子长成, 长子三子, 出外创业, 思奇史坡,思昭榆盘, 思超与父, 马岗发展, 兄弟临别, 太祖叮嘱, 遵守祖规, 不忘祖训,百年之后, 归葬马岗, 太祖亡后, 兄弟三人, 谨遵父命, 葬于马岗, 迄今为止,繁衍生息, 自太祖始, 一十八世, 功德无量, 万古流芳。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马岗马氏宗亲迁移情况:

马服君(马氏得姓始祖,河北邯郸)—→马兴(第三世,从河北邯郸迁到陕西省咸阳市)—→马援(第十一世,陕西省咸阳市)—→马超(第十七世,从陕西省咸阳市迁到陕西省兴平县)—→马承(第十八世,陕西省兴平县)—→马礼谦(第五十五世,我族定为远祖,从陕西省兴平县迁到山西省洪洞县西马家屯)—→马五老(第五十六世,我族定为始祖,从山西省洪洞县西马家屯迁到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灌张镇裴马沟村,现在属内乡县王店镇马沟村,)—→马大旺(第五十八世,马岗家谱第三世,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灌张镇裴马沟村迁到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王岗乡北一里西马营村)—→马大旺(第五十八世,马岗家谱第三世,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王岗乡西马营村又迁到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王岗乡东二里马岗村,原石佛寺公社马岗大队,石佛寺镇西北九里)。

从马岗迁出的:

(一)马思奇,字立甫,(第五十九世,马岗家谱第四世),从镇平县王岗乡马岗村迁到河南省镇平县安子营乡马楼村,现名史坡村。
(二)马思昭,字彰甫,又名马禹,(第五十九世,马岗家谱第四世),从马岗迁到镇平县城南榆盘村.
(三)马自成(第六十二世,马岗家谱第七世),从镇平县王岗乡马岗村迁到镇平县高丘镇许庄村.
(四)马自秀(第六十二世,马岗家谱第七世),于康熙六年,从镇平县王岗乡马岗村迁到镇平县老庄镇史坪村,之后,修建陡坡水库,水淹史坪,他的大重孙马腾云(第六十五世,马岗家谱第十世),从史坪迁到镇平县老庄镇蒋沟村,他的二重孙马超云(第六十五世,马岗家谱第十世),从史坪迁到镇平县老庄镇陡坡村,他的三重孙马行云(第六十五世,马岗家谱第十世),于咸丰七年,从史坪迁到镇平县柳泉铺镇马小庄村。他的四重孙马庆云(第六十五世,马岗家谱第十世)的后裔迁出地方比较分散,他们有的迁到老庄镇陡坡村,有的迁到遮山镇的大苏庄,有的迁到南阳潦河坡镇杨河村。
(五)马军山(第六十二世,马岗家谱第七世),从镇平县王岗乡马岗村迁到镇平县贾宋镇雨帽张村,现在叫育茂张村。
(六)马文礼(第六十四世,马岗家谱第九世),从镇平县王岗乡马岗村迁到镇平县石佛寺镇李沟村,又叫马虎家。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1

主题

415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240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3: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省镇平县马岗马氏家谱家谱字辈

马礼谦:我族定为远祖,一世祖:马五老,我族定为始祖,二世祖:马△△,我族定为烈祖,三世祖:马大旺,我族定为太祖。

河南省镇平县马岗马氏字辈:

从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我始祖马五老一世与其四个哥哥马大老、马二老、马三老、马四老和他们的父亲马礼谦从山西洪洞县迁移到河南省内乡县马沟村开始:礼(远祖), 老(1世),△(2世),大(3世),思(4世),治(5世),才(6世),自(7世),乾(8世),文(9世),宛(10世),云(11世),元(12世),福/心(13世),德/永/品(14世),振/荣/保(15世),凤/传/成/瑞/洪/天/寅(16世),志/万/克/国(17世),翊/红/士(18世),显/ 晓/德(19世),靖/朝(20世),珑 /海(21世),基/ 香(22世),慈 /奋(23世),煦(24世),颢(25世),歆(26世),琪(27世),琨(28世),琮(29世),崇(30世),珧(31世),珪(32世),资(33世),英(34世),伟(35世),业(36世),笠(37世),琬(38世),琰(39世),珮 (40世),珣(41世),琚(42世),筱(43世),廉(44世),晗(45世),荷(46世),莆(47世),勤(48世),驰(49世),雍(50世),健(51世),康(52世),寅(53世),诗(54世),暄(55世),悦(56世),愉(57世),彩(58世),翎(59世),猷(60世),琳(61世),琤(62世),祥(63世),筠(64世),参(65世),楚(66世),珩(67世),苑(68世),望(69世),扬(70世),晨(71世),晖(72世),琭(73世),苗(74世),茁(75世),茂(76世),盛(77世)。

即: 礼(远祖)-老(一世)-正-大-思-治, 才-自-乾-文-宛,云-元-福/心, 德/永/品,振/荣/保-凤/传/成-志/万/克/, 红/士/翊,显/晓/德, 靖/朝, 珑基/海-慈/香-煦/奋-颢-歆-琪, 琨-琮-崇-珧-珪, 资-英-伟-业-笠, 琬-琰-珮-珣-琚, 筱-廉-晗-荷-莆, 勤-驰-雍-健-康, 寅-诗-暄-悦-愉, 彩-翎-猷-琳-琤, 祥-筠-参-楚-珩, 苑-望-扬-晨-晖, 琭-苗-茁-茂-盛(77世)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华马氏网 ( 浙ICP备09020836号-7 ) 浙公网安备33082502000231号

GMT+8, 2025-4-5 16:53 , Processed in 0.05832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