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填写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20|回复: 4

锡山马氏古今名人辑录

[复制链接]

1411

主题

415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21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发表于 2015-11-7 17: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锡名人大辞典编一)

马令:北宋学者,宜兴人,其祖元康,世家金陵,多知南唐旧事,未及撰次。令承先志,于崇宁四年撰成《南唐书》三十卷,记五代南唐史事。
马治,元末明初诗人,字孝常。宜兴人,能诗善书,诗文曲雅冲澹、善真,行书、小字法晋唐。元末遭乱,与吴人周砥避乱隐居西涧。治为具舟车,尽穷阳羡山溪之胜,以诗唱和,成《荆南唱和集》一卷传于世。明洪武初,由茂才举授内丘知县,迁建昌府同知。著有《海鱼集》六卷,《荆溪外记》、《詹氏小办》。
马涧,清诗人,字碧沦,无锡人,马世奇从孙。读书嗜古,从魏禧,顾祖禹游。康熙中绍修《大清一统志》著有《桐山草堂诗抄》。
马翀(1649—1678)清诗人,字云翎,无锡人,马世奇孙,少颖慧,高才博学。诗童子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康熙举人。康熙十二年,纳兰性德以诗送马翀南还。工诗、王士祯称其竹枝词妙入三味。著有《未学草》、《蝶园诗》、《锡山秦氏文草》、《国朝文汇》。
马世奇(1584—1644),明官吏,字尹常,无锡人,幼颖导、嗜学、有文名,崇正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十一年,带遗词臣分谕诸藩,世奇使山东湖广、江西诸王府,所至却馈遗。进谕德,久之还朝,进左庶子,为思宗,朱由检抵御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出谋献策。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世奇引帛自缢而死。赠礼部右待郎,谥文忠,著有《淡宁居文集》十卷、诗集三卷、辑有《宋元文选》、《明诗选》(明史266页)。
马兆良(1604—1685)明末清初文人:字公眉,无锡人,著有《兰臬集》十二卷(锡山书目考)。
马淑君(1879—?)推拿名家。字玉书,无锡人,女,自幻父母双亡,由族祖马颐之抚育成人。初时因一病数年,后经儿科名医张静莲以推拿疗法治愈,遂拜张氏为师,专攻推拿。曾先后于无锡、苏州、上海等地行医。著有《推拿快捷方式》,为平时读书心得与临床经验之结晶。该书除论推拿外,尚有人体各部各位、脏腑功用及经络八道等专章,分别论述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经络学,还将各种推拿手法编成诗歌体的《推拿代药骈言》和《推拿次序歌》,以便背诵撑握。
马丁(1931、8—)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国医药)报社编审,江阴城区人,曾在江阴澄翰小学、南菁中学读书,195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曾先后在东北工业部、中央重工业部、国家经济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等部门工作,现任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兼任中国医药报社社长、编委会主任、(中国医药)杂志副主编、(全国医药信息)编委副主任、(中国工商企业名录)、(中草药)、(医药贸易)等杂志编委、顾问、中国医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光明中药函授学院院长。长期在经济部门从事调查研究工作,在中央和医药报刊上发表文章近百篇,曾先后赴美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考察生产、经营管理和商谈经济技术合作。
马允平(1913、5、23—)南京医学院外科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江阴华士镇金谷里人,1942年毕业于国立江苏医学院,1956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医生、主治医师、讲师、副教授、教授、外科教研室主任及附属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理事及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擅长普外科、腹部外科,胆肝胰外科、对腹部外科结合临床实验诊断治疗尤有研究。
马光璇(1914—)南京大学法语教授,无锡市人,女,九三学社社员,1921年随姨夫吴稚晖和李石曾等创建的法里昂中法大学的首批留法同学一起出国,先后在法里昂小学、比利时沙城女子中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理科药物专业、英国伦敦副修英语完成学业。1933年赴意大利,世界艺术摇篮研究美术`。1935年回国,1937年与徐悲鸿的学生,著名油画家,艺术教育家吕斯百结婚。抗战开始,随中央大学赴重庆,在重庆中央广播电台任法语新闻编辑和法语播音员。1942年至1952年先后在重庆国立艺专及中央大学外文系教授法语,1952年至今在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法语。为我国最早从事法语语音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参加编写法语教材、法国文学作品选读等工作,近5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法语人材。
马苏政(1922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宜兴杨巷镇马家桥人,原名马增保,1939年1月参加新四军,同年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一支队政治部服务团员,江南指挥部教育副官,一师二旅五团指导员,苏浙军区一纵队一支队特务营教导员等职,参加过苏南苏中反扫荡、反清乡、裕华镇、长兴、泗安、黄桥、天目山、新登等战斗、战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华中野战军六纵队政治部科长,第三野战军二十四军七十师二一0团政治处主住等职。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涟水、鲁南、莱芜、盖良崮、豫东、开封、洛阳、淮海、渡江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大一总队三科政治部主任、军事学院干部部干部科科长、军委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组织部部长。工程兵第五十四师政委,工程兵政治部副主任,工程兵司令部参谋长,工程兵副司令员等职。参与了西北原子弹、导弹、试验基地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曾授于大校军衔。
马寿南(1924年7、1日—)江苏公安医院副主任医生,祖藉武进县孟河,后移居江阴县。出身于世代中医家庭。幼承庭训,十八岁即随父学医,并待医多年。1957年曾在南京中医学院系统进修中医经典著作。临床 三十余年,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知识。擅长中医内科,对湿热时病的诊治尤为内行,对内伤杂病的治疗也有很高造指。特别对消化系统的治疗也有独到之处。深得患者信任。曾任江阴城区中医工作者协会副主任。江苏公安医院副院长。
马寿喜(1939、2、6—)重庆大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无锡港下乡北古庄人,中共党员,曾就读于无锡怀仁中学和江阴南菁中学,196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铸造专业,同年分配到重庆大学迄今。现兼任(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副主编,四川省高教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近几年发表高教研究论文近三十篇,其中二篇分别于1985年和1988年获国家教委直属二科院校教育研究协作组优秀论文奖。二篇获1986年四川省高教管理研究优秀论文奖。主编《重庆大学》一书、(知识出版社出版)。参编《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方法初探》、《高等工程教育结构改革研究》和《教育思想若干问题》三本书。1987年被列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知识界名人录第7版》。
马泽人(1894、11、18—1969、10、13)著名中医,字兆庆,为逊请御医马培之曾孙,幼承家学,19岁来江阴县行医定居。马氏治学严谨,对医学经典及各家学说尤为深研,业兼内外二科,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擅治湿热时症及内伤杂症。对肝、胆、脾、胃疾患尤有专长,每能屡起沉屙,转危为安。又重医德,惜老怜贫,周抚备至,故医誉日隆。1919年起先后曾任江阴县国医工会执委、常委、中医工会理事长。1929年国民党政府卫生委员会宣布废除中医时,马氏为江阴医学界代表赴宁力争,终使当局收回成命。解放后,带头组织江阴县城中联合诊所,任主任,并将祖传秘方、验方三百余则献给国家,曾被选为江阴县劳动模范,县人民代表,县政协常委。1956年调到江苏省中医院工作,任内科副主任、主任,曾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大会,为大会主席团人员,同年选为南京市人民代表,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任中医院副院长兼丁山高干疗养院副院长。1964年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遭迫害,1969年10月13日含冤逝世,所著验案亦散失殆尽。
马泉源(1923、11、10—)无锡机床厂工程师,全国劳模,无锡市郊区杨名乡金星村人,中共党员,曾就读于无锡连元街职工业余学校和无锡机床厂职工业余学校。先后在上海顺兴机器厂、杨舍华东帽店、无锡东新路永新机器厂、无锡华东帽店、无锡机床厂工作,历任市、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总工会九届执行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总工会委员,无锡市总工会副主席,江苏省五届人大常委委员。现任江苏省第五届政协常委。主要贡献是搞了大小革新四百多项,1967年来,带领车间技革小组设计制造了三头四工位直角接头组合机床和四头立式研磨机等专用机具二十一台,多次荣获省、市劳模和劳动英雄称号。1978年11月评为工程师,同年获全国劳模称号。
马培立(1937、8、29—)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无锡市锦树里人,无锡第一中学毕业生,1961年北京钢铁学院物理化学系金属物理专业毕业,嗣后,入钢铁研究总院至今,从事金属材料研究工作,(航空发动机用gh220镍基变形合金)课题研究,获1983年冶金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4年国家科委成果一等奖。(高温合金中微量元素的作用与控制)课题研究获1986年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著作有《高温合金低倍图谱》、《高温合金中微量元素的作用与控制》、《冶金新材料科技成果汇编》。主要论文《高合金化镍基变形高温合金中变曲晶界的初步研究》等学术论文发表于国内外杂志。《加镁微合金化变形高温合金的蠕变行为》一文由第六届高温合金年会推荐,参加1988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高温年会。
马瑞彬(1921、4、16—)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教授,高级工程师。宜兴和桥人,1939年入重庆大学,后转入西北工学院学习机械和造船工程,1944年毕业,曾任招商局帮工程师。建国后历任国营人民轮船公司、长江航运局、重工业船舶工业局、第三机械工业部造船科学研究所工程师、主任设计师、主任工程师等职。先后设计江海各种客轮、货轮、油轮以及打石船、挖泥船等工程船舶、及25000马力船用汽轮机及原子能船二回路动力装置,燃气轮机喷水冷却理论研究。1962年进入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研究所,进行柴油机动力装置及增压技术研究工作。现兼任中国内燃机学会大功率柴油机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交通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内燃机学会名誉理事等职务。著有《船舶动力装置基本设计》等。
马瑞椿(1930、5、23—)浙江学院研究馆员。宜兴和桥人,中共党员,1948年毕业于苏州中学高中。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分配到东北工业部后转到中央重工业部,1953年调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学院任教。历任学科主任、副科长、化工系副主任、副教授、院务委员会委员。1984年后任浙江学院图书馆馆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化工教育,多次参加化工部、主持制订的教育计划、教育大纲及教材编审工作、并主编高校化工类《化学过程及设备》试用教材。国内最早进行“新型塔器填料一阶梯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获化工部业务建设优秀奖,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省石化厅技术改造三等奖。有关研究论文获省自然科学论文奖。有关数据数据巳收入中国化工学会主编的《化工手册》和全国统编教材中,1988年获浙江省科技情报三等奖。
马振英(1931、2、27—)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海船规范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江阴西郊乡横圹村人,毕业于江阴南菁中学,1952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轮机系。历任上海船厂技术员,船舶检验局上海办事处轮机验船师,工程师。苏联船舶登记局驻沪检验处轮机工程师,验船师,船舶检验局海船规范科研所机电科科长,副总工程师,现任总工程师,(中国航海)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技术委员会自动化学组委员。国际轮机系统工程学会中国分会第四技术委员会主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钢质海船与建造规范轮机自动化篇及冷芷装置篇》、《柴油机动力海洋船舶系泊及航行试验通则》,国家标准《gb标准》、《船用自动控制设备型式试验要求》,专业标准《cb标准》及参加编写《水运技术词曲》第七分册船检部分和《船用蒸汽锅炉修理》专业标准《jt标准》等著作。
马鸿昌(1941、11、2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物理学副研究员。无锡甘露乡人,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分配至北京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工作。现任该院放射性计量中心科委副主任,中子标准组组长。研究课题“某些核的块中子激发曲线测量”。“反应堆与核爆炸中子能量谱及中子注量技术”和“中子注量率测量装置和目标比对”,分别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1979年国防重要科技成果三等奖和1988年度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三篇,并著有《加速器单能中子源手册》。1982年、1986年、1987年分别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美国国家标准局工作,其间曾出席美国核物理年会和物理年会,并宣读论文《氦—3气体丙烁计器的发展》和《用于标准截面测量的氦—3立体丙烁计数器》。1988年被国际原子能机构以专家身份派往西德、法国考察讲学。
2006年12月15日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1

主题

415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21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7: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无锡名人大辞典编二)

马瑞(1613—1705)清初官吏,无锡人,字尔采,号大林,马世奇之侄,世名之子,才华超群。天启元年举人,崇桢十六年进士。入清授吉水知县,未到任,改应天府武教授,迁国子博士。福王时,马士英以同姓招之,拒未往。乡里称长者,年九十三卒。著有《大林遗稿》六卷及《淡宁居续稿》等。锡金县志。
马濂、明官吏,无锡人,字浚卿,号竹崖,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历官仙居知县、户部湖广清吏司主事、工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浙江按察司佥事、浙江湖州府吉安州同知、直隶真定府定州同知、南京户部贵州清吏司主事、南京刑部陕西清屯司员外郎、南京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广西桂林府知府、两浙盐运使兼按察司副司、管理盐法道事。倭寇黄岩来犯,濂击走之。治县悉下情,绝奸弊,民依之如父母。历官桂林知府。以讨峒瑶,或以伪酋首级邀赏,濂立办其非,越四日果获真者。锡金县志。
马平(1918、5、5—)原中国科 学院华东分院实验生物研究所、上海天文台党委书记,无锡查桥乡马家庄人,原名马锡平。中共党员,曾就读于江苏省立教育院北夏实验区青年学院,抗战爆发后辍学。1938年参加锡北人民抗日自卫部队,后加入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194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至1949年先后担任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团政治指导员,华东野战军纵队政治部干部干事,特务营政治教导员等职。1950年至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20军59师组织科长、干部部付部长。1953年至1957年任59师干部部部长、政治部付主任、主任等职。1965年至1984年从部队转业上海,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实验生物研究所、上海天文台党委书记、上海市地震局顾问。1984年离休。抗日战争时期与日寇作战负伤二次,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宿北、鲁南、耒芜、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三级自由独立勋章和红旗勋章。在抗美援朝二、五次战役中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颁发的军功章。
马袁冰如(1884—)教授,无锡人,女,出身书香门第,丈夫马程千(1875—1920)无锡人,河北唐山交通大学汉语教授。子女有马光辰、马光启、马光琁、马光南、丈夫病亡次年,听从姨夫吴稚晖的劝导,带领四个子女跟着首批赴法国里昂中法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出国。1935年因病回国。后在台湾去世。1936年曾获国民政府奖状。
马千里(1934、1、7—)安徽省人民政府税务局长。江阴青阳镇桐岐乡马家村人。原名马荣财,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华东税务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皖北行署税务局工作,历任皖北和安徽省税务局科员、付科长、科长、安徽省财政局税收组付组长。1975年任安徽省税务局付局长,1985年2月任省税务局局长(付厅级)、党组书记。1989年4月被省政府政治文化研究中心聘为特邀研究员。社会兼职有:中国税务学理事,省经济学会理事。安徽省税务学会会长。发表论文有《从税收角度看集体企业的经济状况》,此文被国家税务总局以正式檔转发到全国各税务部门和各财经院校,《税收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谈税收工作观念的变革》,《关于傻子瓜子的经营、偷税等情况及税收方面的问题和意见》一文被安徽省社联评为1978年—1985年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著作有《第二步利改税问答》等。
马凤山(1929、5、8—1990、4、24)上海市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无锡东亭席祁乡马巷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无锡辅仁中学,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曾任上海市飞机设计研究所高级顾问,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航空工业部民机总设计顾问,全国航空协会理事,上海航空学术委员会主任兼气动力委员会主任等职。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刻苦钻研,颇有成绩。参加“松花江一号”、“和平四0一号”飞机设计。负责运八飞机测绘设计工作,主持运十大型喷气客机自行设计工作,任该机总设计师。在我国进行了一次大型客机从设计、试验到研制、试飞全过程的实践,为运十机研制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亦为发展我国民机设计研制打下了基础。曾带领三十余名工程师参加麦道公司关于桨扇飞机的设计,并先后赴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考察。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1988年获得了献身航空事业艰苦奋斗三十年荣誉奖章。
马文智(1930、7、7—)南京东南大学动力系教授,无锡雪浪乡葛埭桥李春湾人。中国九三学社社员,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专业。在东南大学任教讫今。专著(现代火力发电厂高速给水泵)获南京工学院优秀教育奖、南京工学院优秀教材奖。先后有十多篇论文获全国、江苏省及南京市科委颁发的优秀论文奖。现兼任全国高等学校热动类专业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电机工程火电学会辅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机学会优秀生基金委员会会员,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兼火电专业委员会付主任,江苏省锅炉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锅炉学会付理事长等职。
马长庚(1927、4、16—)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无锡安镇乡朝东杨家人。1945年毕业于西安市中正中学,后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中文系,解放后转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51年毕业。在复旦大学附中执教三十六年,为培养人才尽心尽力,教育质量显著,1958年曾主持设计了理论、实践、形象、习作四结合的教育方法,列入杨浦区教育成果展览会。曾先后在(上海教育)、(中学生百科知识日读)上发表有关写作和文言文知识的文章。1966年曾以笔名马中宁在(文汇报)发表文章,对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提出不同看法,因而遭到报刊点名“批判”和大字报围攻,1987年获中学高级教师职称。退休后,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参加中国合作的《汉语方言大词典》的编写工作。
马正昌(1933、7、18—)沈阳变压器厂总工艺师,高级工程师,江阴青阳镇北新街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科。196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夜校部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1953年到北京中央电工局技术处成套设计组工作。1954年调到沈阳变压器厂从事变压器的制造工艺、工具设计、专用设备设计等工作。历任工艺科付科长、总工艺师兼工艺科科长、高级工程师等职。1987年获沈阳市机械局工艺“突破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988年获机械电子部先进工艺工作者称号。
马克伟(1932、2、5—)国家土地管理局付局长,党组人员。高级工程师。宜兴城区人民南路人,中共党员,早年就读于宜兴精一中学、宜兴中学、江苏宜兴高级农校、南京农学院土化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俄语专科学校留苏预备部,1955年至1960年在莫斯科土地管理学院留学,毕业时获土地管理工程师称号。回国后,先后在河北农业大学、农业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工作,历任助教、付处长、处长、付局长、司长。著作有《地藉管理》,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则)、(城镇地藉调查规程)、(土地登记规则)、(城市土地定级规程)、(土地大词典)、(土地登记地藉调查)等。现兼任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办公室主任、中国土地学会付理事长、全国地藉管理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研究会委员、华中农业大学和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马寿祥(1924、5、10—)锦州铁路局运输学校高级讲师。宜兴下邾街人。早年就读于宜兴夏芳中学,苏州中学,1946年肄业于浙江大学,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历任锦州铁路局技术员、工程师、锦州铁路运输学校讲师。编著有《车号员、技术办事员、及报告员的工作》,人民铁路出版杜出版。发表有(英语句子成分刍议)、(解决“抢十八点”问题应从多方面着手)等英语教育论文,铁路运输论文六篇。还有俄、英语译著(调车工作机械化、自动化的途径)等数篇。社会兼职为中国科协中国铁道学会委员,沈阳铁路局教育学会委员。
马经德(1939、9、22—)苏州大学化学系付教授,无锡市城中毛桃巷人,中共党员。曾就读于无锡市第一中学,196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化学系,留校任预备教师。同年选送南京大学化学系进修,1961年毕业后在苏州大学化学系从事配位化学、无机化学、化学教法教育和科研工作。历任苏州大学化学实验厂厂长、化学系副主任、化学系化学教学法教研室主任、兼任江苏省化学教育研究会付理事长和江苏省高师化学教学法协作负责人。曾合编《中学化学课堂实验1、2、3、4、》、《中学化学教材教法》、《中学化学实验技术》、《中学化学实验大全》、《sts辞典》、《大学化学新实验》等十五册书籍,发表高等教育论文十多篇。
马根和(1936、7、20—)华东地质学院(江西抚州)物理系主任、付教授,江阴璜塘乡华村人。中共党员,青少年时就读于江阴悟空桥小学、青阳中学、 上海市上海中学。1955年考入北京俄语学院二部。1956年被遣赴囟牙利罗兰科学大学理学院地球物理学专业学习。1962年学成归国后分配到北京石油学院物探教研室任教,1984年调华东地质学院。历任师资料科科长、研究生科科长、物探系付主任、主任等职,并担任助教、工程师、讲师、付教授等职务。合译《地质力学》书,为李四光教授所赞赏与采用采,发表论文有《重力位、高次导数数学模型的探讨及其在铀矿床勘探中的应用》列入国际地球物理年会1989年北京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尚发表其它论文多篇。
马家骥(1928、11、7—)山东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系铸造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无锡石塘湾陡门桥街陆巷上人,中共党员。早年就读于无锡县立中学、上海市青年会中学。1951年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机械系。分配到苏南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系任教。1956年调至山东工业大学任教。旋即派赴苏联莫斯科有色金属及黄金学院工艺系学习。1961年获技术科学付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系付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付教授等职。长期从事教育与科研工作,刻苦钻研,成绩显著,结合培养研究生与工厂协作,与人合作完成了十多个科研课题。其中七个巳通过技术鉴定。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曾获1984年山东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988年9月北京首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铜牌奖。198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9月被国家教委、人事部和全国教育工会评为优秀教师,获优秀教师奖章。现兼山东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专业委员会付主任委员、兼有色合金学组组长。
马振瀛(1940、8、27—)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付室主任。宜兴鲸塘乡烟山村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配到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微生物灾害的研究,解决了许多工业、军工产品、外贸商品以及文物等方面的霉腐问题。主持和参加过十六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均通过鉴定,并获国家发明奖和全军科技奖各一项,上海市和轻工业部奖四项,省优质产品奖一项,其它奖九项。编着有《工业防霉》、《实用防霉技术》、《防霉剂手册》、《防霉学》等书籍,与人合译有《微生物灾害及其防止技术》一书。还编写和指导拍摄过科教电影《防霉》,在报刊上发表过一百多篇学术论文。1987年被聘为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85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现任上海市九届人大代表,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付主任。
马菊鹤(1938、10—)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付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江阴华士镇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后分配到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工作。历任主管技术员、检验处技术室主任,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质量管理处处长,付总工程师,总质量师,付总经理等职。1988年晋升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社会兼职有:国防科工委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质协理事,四川军工质协常务付理事长,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等。长期从事质量管理和研究工作,是公司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主持人和组织者。1984年被国家经委、国家计委、中国科委、全国总工会、团中央、中国质协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称号。在(质量管理)等刊物上先后发表《关键件、重要件、重点工序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厂际质保体系》等论文十八篇。先后参与(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航空工业质量管理规定)等法规文件的制订,与有关质量管理国、军标的研讨起草或审定工作。1989年被选拔为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6、12、20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1

主题

415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21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9: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无锡名人大辞典编三)

马进(1941、8—)苏州锅炉厂高级工程师。无锡杨市人。原名马福根。中共党员。在无锡县中学高中求学,1964年上海交通大学锅炉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1983年前,任哈尔滨锅炉厂研究所工程师。后调苏州锅炉厂及苏州化工机械厂任付厂长、厂长、高级工程师。撰有《赴西德evt公司磨煤机制造试验考察报告》、《无烟煤、贫煤直流燃烧工艺及结构分析》、《锅炉设备和压力容器中的安全度问题》等论文。参加编制《工业锅炉设计实用手册》。科研成果有(浅析我国蒸汽锅炉规程演变中的若干技术问题),获1987年苏州市科技二等奖,(工业锅炉旋风除尘器热态运行性能评价工作)获1984年一机部科研三等奖。
马少荃(1895—1967)原上海市参议员,无锡洛社镇人。历任上海商业执委兼商科主席。曾任上海市参议员,丽明机染公司总经理等职。襄助市商会会务,颇多功绩。他所经营的企业,获利甚丰。曾在无锡家乡,出资助建洛社中学校舍。1949年旅居香港。殁后葬于香港宝灵公墓。子国藩,女菊英都在澳大利亚经商。(申报馆上海年鉴)。
马文瑜(1931、9、11—)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付编审。无锡胡埭镇楼下村人。中共党员。1950年参加工作,先后任陆区乡人民政府乡长,胡埭供销合作社主任等职。1954年由组织选送进南京大学辅设工农速成中学学习。毕业后又被保送进复旦大学外文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63年毕业分配至上海市高级教育局外事处工作。1981年调入同济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社、现为总编办公室主任。编辑出版(说园)、(豫园新咏)、(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高校干部管理概论)、(外国专家看中国)、(通用秘书论)、(市场营销学概论)、(太湖风光)、(中国商业大辞典)等图书三十余种。终审(托福句型和语法样析)、(国际经济法新论)、(涉外经济英语会话)等书稿二十余种,论文多篇。撰写并发表(建筑施工)、(农村住宅设计与施工)、(噪声的降低与隔离)等书评五篇工作成果。责任编辑(说园)获1988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豫园新咏)获1990年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工作研究会首届优秀图书二等奖。(政治基础知识六百题)被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指导委员会青年读书活动必读书目之一。
马玉龙(1940年、1、12—)无锡华光电子工业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无锡市中市桥巷人。曾在无锡市第二中学读书,1963年毕业干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自动控制专业,先后在航空航天工业部618研究所、无锡市电器厂,从事飞行器自动控制设计研究和可编程控器的应用推广工作,参与设计的“641”直升机自动驾驶仪曾获陕西省航空部科技二等奖。主持“三重余度力综合式液压伺服系统余度管理”的研究课题,通过陕西省航空工业局鉴定,为国内领先地位。著有《三重余度力综合式伺服系统的数字故障监控》、《ge—ipc在滤水装置中的程序设计》等论文。
马光南让(1919年—)原欧州克雷克铁道车辆制造公司总经理。比藉华人,祖藉无锡人,生干华北唐山市,一岁时丧父,1921年随母亲马袁冰如赴法国里昂,在比利时读小学、中学、毕业于比利时沙城劳动大学机械系。长期在欧州克雷克铁路车辆制造公司任总工程师和总经理。现巳退休,住比利时布鲁塞尔。建国后与祖国在贸易方面有过往来。
马协仁(1913、3—)无锡县东(土夅)人民医院医生。原姓王,名楚近,居无锡南方泉镇。其兄王春江,擅中医外科,颇有名望。协仁入赘东(土夅)镇刘大桥马氏。1929年毕业于上海民济医院,即回乡,在许舍里开业,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4年起在周新镇行医。解放后任职周新镇联合诊所,1958年任医院付院长。次年任东方红大队驻队医生,1971年回院,任东(土夅)中医院内科医生。1977年退休,聘用到1982年底。马医生诊务繁忙,门诊及出诊在三十年代即远及附近数乡。贫病不计,医德高尚,深得病家信任。在抗日争和解放战争中,经常为太湖游击支队革命战士免费治病,抢救伤员。并辗转去沪,多次代部队采购药品。长女郁芬在郑卅铁路医院妇产科工作。次女茂芬任宝山卫生院院长。
马如棠(1930、12、6—)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宜兴洋溪乡下邾街人。中共党员。早年就读于竺西中学,1953年上海体育学院本科毕业。1957年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毕业。长期执教于上海体育学院。1981年任付院长,现任党委书记。主要著作有:《全国体育院系田径运动科教书》、《青少年体育锻炼手册》有关田径的篇章,(辞海)中有关田径运动的部分务目。现兼任中国田径协会付主席,上海市体育总会付主席,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付主席等职务。
马庆章(1931、10、3—)无锡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江苏仪征人,定居无锡。九三学社社员。早年就读于苏州高级中学。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曾先后在广西中南地质局411队,江西中南地质局409队,南昌水文地质大队,无锡市建筑三公司等单位工作。系中国地质学会委员,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委员,无锡市环境科学学会委员。并兼任(中国环境报记者),无锡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兼秘书长。在(中国环境报)上发表过大小文章一百七十篇以上,在(中国城市导报)、(上海)、(中国市容报)、(重庆)、(南京环境保护)等国家级和省级环境保护报刊上发表过各类文章、消息共一百十八篇。为无锡人民广播电台“撰写环境保护知识讲座”七讲。参与无锡市环境现状评价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报告中“地面沉降与深井回灌”一节的编写工作。在江西、无锡等地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五好战士”等称号。
马志良(1938、6、2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五十六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无锡新安乡马湾里村人。中共党员,曾就读于无锡县梅村中学和市第三中学,196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防化研究院二所九室、总参防化研究所六室技术员、工程师、总参第五十六研究所五处工程师、工艺检验科科长以及五处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1963年—1971年参与“车(航)用辐射级仪”等多种核辐射探测仪器研制,并于1964年十月参加我国首次核试验、1965年五月第二次核试验和1971年等多次核武器试验。在试验中取得重要资料,荣立三等功一次。1968年—1969年参与成功研制“阻尼式弹簧减震器”。1971年—1974年为中国地下铁道技术代表团成员,两次赴朝鲜参加平址地下铁道工程设计工作,担任三防专业技术组组长等职。被授予金日成主席签发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及证书。1986年起,参与我国巨型电子计算机研制工作,担任主管工艺师职务。是江苏省电子工程学会和无锡市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马志驹(1940、7、23—)江阴西郊中学高级教师。东台市大月圹东巷人,定居江阴。中共党员。曾用名周瑞祥、马家驹。高中就读于江苏省立兴化中学,1964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在东台安丰中学、包灶高中、梁垛高中、江阴要塞中学、城北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和西郊中学任教。长期担任语文教研组长。曾应聘在电视大学、浙江大学和函授大学辅导站讲授过文学概论、大学语文、现代汉语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等大专课程。《刀枪铮铮铸英名》、《与人合作》、和《读(五人墓碑记)评注》两篇文章先后在(群众)杂志南通师专(教学与研究)上发表。
马来成(1938.10.14—)无锡市客车制配厂高级工程师。陕西省大荔县户家乡东小坡村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空军驻航空航天工业部所属军工企业军事代表,技术助理员等职。历任正排、副营、正营、副团、正团级军事代表。1988年转业,任无锡客车制配厂技术副厂长、兼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无锡分会理事、西北工业大学科技服务部顾问。是“××工程车齿轮断齿故障分析”“航空零备件订货计划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设计)等项目的主要参加者,前项于1986年获空军科技成果五等奖。参加开发xkp6560轻型卡车,该产品被无锡市评为1989年度优秀新产品奖。撰写论文有《对发动机热试车故障分析》、《工程车发动机过热原因剖析及改善》等。译有《膨胀节》、《聚硅酮玻璃密封胶使用说明》等科技数据。
马定明(1938、2、25—)外贸无锡印刷厂付总经济师、高级经济师。原藉广东省潮阳县和平镇下寨村上埠。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经济系工业经济专业,分配到无锡柴油机厂工作。历任生产调度员,综合计划管理组组长,生产作业组组长,生产准备组组长,生产科付科长,企管科办公室主任等职。1983年调任中共无锡市委组织部企业整顿办公室负责人。1985年又调任外贸无锡印刷厂付厂长、中国包装进出口总公司无锡包装公司印刷厂培训中心主任。1987年起任外贸印刷厂付厂级包装印刷培训中心主任兼无锡包装印刷职业中学校长。1988年获高级经济师职称。先后发表《应用现代化管理、组织3110型柴油机日均衡生产》、《推行经济责任制、促进全面计划管理》、《咨询人员的优化及其组合探讨》、《中意友谊、源远流长》等论文。并有多篇获部、省、市级优秀论文奖。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企业管理协会苏、沪、津、经营管理顾问,江苏省印刷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培训组组长,无锡包装印刷协会理事,无锡机械局企业管理协会理事。曾多次获得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劳动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马金中(1944、7、25—)无锡市工人文化宫创作室主任、编剧、制片人。无锡市南门人,笔名金中、金马、天马。1964年无锡市青年夜大学中文系毕业,赴东台弶港农场劳动。1979年回锡,任职于无锡市第三十七中学,后调至无锡市工人文化宫创作室。通过自学,获江苏省教育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凭。复旦大学现代电视摄制专业证书。十七岁发表小说《小白鸽》,以后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三百多篇,作品有:小说《新的洗礼》、《抪种希望的人》、《楼外楼》、《姗姗来迟的宾客。剧本:《初试锋芒》、《归心似箭》等。1985年来,主要从事电视剧创作,并担任多部电视剧的制片主任,制片人。主要电视剧作品有《锡北峰火》、《太湖音诗画》、《关不住的歌声》等,其中《路见不平》获江苏省优秀荧屏奖,《没有代号的呼叫》获福建省首届优秀电视录像片二等奖。现为江苏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群众文化学会会员。无锡市电影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无锡市职工文化联合会副秘书长,无锡市工人文化宫《文化生活报》执行主编等。
马宗况(1939.7.7—)无锡市冶金局总工程师、教授、高级工程师。无锡县洛社镇南双庙曹村人,生于上海市徐汇区建国西路,自幼就读于上海位育小学、上海中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压力加工专业,分配至无锡钢铁厂,历任无缝钢管车间技术员,工程师技术主任,工程师室副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现任无锡市冶金局总工程师。1986年曾任中国援巴基斯坦钢管厂生产调试专家组组长。发表《几种异型无缝管生产介绍》、《两次穿孔工艺热轨工艺实践》、《减径减壁两次穿孔工艺》等论文十余篇。科研成果“超低碳钝铁管试制”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两次穿孔新工艺”、“轴承钢管轧后穿水冷却工艺研究”、“dz75公斤级地质钻管研制”、分别获冶金部科技大会奖、科技进步三、四等奖。“轴承钢管生产工艺研究及氩弧焊丝试制”获江苏省科技成员奖,主持试制的“冷扙轴承管”获国家银质奖。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付理事长、省科研成员进步奖。兼任冶金、地质、煤炭组评审会员,省冶金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是无锡市人大常委九、十届委员,1977年获冶金部科技生产者称号。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马美英(1932、2、28—)齐鲁石化公司第一化肥厂高级工程师。江阴山观镇人。女,中共党员。早年就读于江阴征存中学和南青中学。1955年浙江大学化学系工业分析专业毕业,分配在重工业部沈阳化工综合试验所任技术员。1957年随单位搬迁北京,成立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在物化分析室任专题组长。1972—1988年先后任齐鲁石化公司第一化肥厂技术员、工程师、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88年退休著书。1991年出任山东淄博助燃剂厂副厂长、总工程师。在北京期间,曾对分光光度(氵云)羰基钴的测定,紫外吸收光谱法羰基合成产物中征量缩醛的测定,电导法测定,烷基铝化合物的活性、聚烯烃防老剂1076、858、液体滇料3bno、7,内燃机车减振液mb839等进行了剖析和研究。在化肥厂期间,解决了氨合成塔漏氢测试、脱硫塔改造、低变催化剂还原时氢浓度连续测定、合成氨催化剂还原时水汽浓度分析等问题并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因而荣获齐鲁石化公司三等奖。先后共发表论文二十多篇,撰写有《合成氨尿素工业分析》一书。曾多次获得了齐鲁石化公司先进工作者和三八红旗手称号,连任两届山东省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
                                                      2006、12、22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1

主题

415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21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9: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摘自无锡名人大辞典编四)

马宗禹(1939、10、10—)中共宜兴市党校高级讲师,宜兴和桥镇迎样巷人。中共党员。曾就读于宜兴三中,1959年考入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市第九女子中学、上海市敬业中学任教,曾为区政治教育中心组成员,多次为全区高中毕业班政治教师作公开教育研究课。1986年调中共宜兴市委党校任教。发表论文和文章有《继承先烈遗志、开创光辉未来》、《苏南粮食生产状况和对策》、《1927年宜兴农民秋收暴动》等十余篇。其中二篇分别被评为无锡市中共党史优秀作品、无锡市农业局农业科技优秀作品。现为江苏省党史学会委员。1993年被评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函授学院优秀教师。
马惠兰(1951、5—)无锡市公证会计师事务所所长,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常州市人,定居无锡,女,中共党员。1973年毕业于江苏省常州市财经学校,1987年北京财贸金融学院函授大学毕业。曾在常州市财政局、无锡市财政局、无锡市财贸办公室、无锡市多种经营管理局等单位工作,1984年进入无锡公证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历任付所长、所长等职。兼任江苏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无锡市会计学会常务理事、无锡市总会计师研究会理事、无锡市财政系统政治思想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财会审计工作,二十多年来积累了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知识。曾编写《中外合资企业可行性研究》、《1990年》、《外商投资企业法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基本知识问答》、《1992年》、《企业查帐验证工作程序》等文。
四编(续编)
马爱珍(1935、11、25—)上海富丽时装公司经理。全国优秀女企业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无锡胡埭镇浦沟上人。是上海名教授姚素英挛生妹。自幼送给常熟来南漕头种客田的马姓人家做女儿。五岁去常熟,1948年10月送上海当童养媳。上海解放,她进夜校读书,积极参加里弄工作,不久冲破封建网罟,离开那个家庭,在党的关怀下,1951年起,先后在榆林、江浦、陈家头街道办事处任主任等职。1958年选派到杨浦园林管理所任所长。1969年调杨浦区手工业局生产科工作。1978年调杨浦区集体事业管理局生产科、供销科工作。1984年调上海富丽时装工业公司任经理。该公司下辖三十余个厂、六千多职工。她运筹帷幄,把握市场经济特点,及时推出新产品,搞活了厂,搞活了经济,经常受上级领导的赞扬。1985—1987年连续三年荣获杨浦区先进工作者称号。1988年荣获上海市优秀经理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9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荣获上海市优秀女企业家称号。她以一颗无私忘我的赤诚之心,带领公司上下全体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换来了公司效益年年递增,其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良好的国际信誉。她狠抓质量,开发新品,使公司有三家工厂产品获纺织部优质产品称号。一家产品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91年整个公司开发新品种四百二十六个,投产三百二十五个。在苏艺厂、长虹厂开发计算机纺织,它列入上海星火计划,填补了国内空白。两年来,仅外贸企业就有三家成为国家二级企业,四家为市级先进企业,三家为区级先进企业。她一贯来成绩出色。199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马骐(1938、12—)华能淮阴电厂工会主席,高级工程师。江阴人,中共党员。毕业干淮阴工业专科学校(现淮阴工业院)。1968年曾主持设计tl—80型弹簧拉压试验器,为原农业部定型产品。成批生产二十余年,畅销国内并出口到坦桑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多个国家;1969年参与江苏—50型拖拉机设计工作,为主要设计者之一。该产品是我国第一代台自行设计的中型拖拉机 ,为原一机部定点产品,销售至全国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出口到美国、秘鲁、哥伦比亚等二十二个国家。其变型产品江苏—504型拖拉机于1984年荣获澳大利亚“田际田间日”一等奖。1982年任清江拖拉机制造厂付厂长、主管财务、经营销售、人事教育。1984年该厂扭亏为盈。1985年任淮阴卷烟厂厂长,该厂为国家大型企业,任期三年内利税年年增长,1985年税利为1·75亿元,1988年产量创43万大箱,创利税5·5亿元,为建厂来最好成绩。1988年任华能淮阴电厂筹建处付主任、(主持工作)书记。1992年二台20万千互机组发电。现为国家大企业。建成投产后,任该厂工会主席。1998年获全国体育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在《中国电力政工》杂志上发表论文《企业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
马泉林(1940、11、1—)信息产业部第十五研究所(华北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兼付所长(正局级),计算机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无锡东亭镇春来村周巷人。早年受读于席祁小学,仑下中学,1959年毕业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后分配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五研究所任技术员,1961—1965年期间,该所划归国防部第十研究院,改为部队编制,并列为军籍。1962年由单位选送去南京工学院自动控制系计算机专业进修。1964年7月回原单位工作。1965年该所归电子工业部,后一直在第十五研究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室专业组组长、课题组组长、研究室付主任、主任、所长助理、付所长等职。1988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96年晋升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为表彰其为发展自然科学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从1994年起享受由国务院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1965年以来曾先后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曾参与研制了dts—260计算机存储系统,该项目获国家科技一等奖。主持设计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控中心dts—240中央计算机存储系统,在我国第一颗同步通讯卫星用测控计算机的研制试验中,因贡献突出而荣获电子工业部一等奖;在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多次参加卫星发射的保驾任务中,多次解决了重大技术问题,为我国第一颗实用广播通讯卫星的发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荣立由电子工业部授予的一等功;在组织实施太极计算机的批量生产中,由于成绩突出,荣获研究所重奖,并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荣誉。
                  
摘自江苏艺文志

马壬玉(1622—1652)字彦清,无锡人,世奇次子,世奇官京师,一时于谒者众,壬玉杜门以绝,几榻萧然。及世奇殉国变,壬玉号泣恤。马阮用事,不得意,遂时寄托诗篇。明之后一日舟过虎丘,疾作卒。遗命以沙门服敛。后汤斌巡抚江苏,私谥曰文孝。山香集卷,集部别集类存,雍正十年(1732)含清堂刻,乾隆二十一年(1746)周原溥重修(梁溪马氏三世遗集)本,北京图书馆芷。
马岐、字西京、号文山,清康熙年间,无锡人。诸生。在陬草堂拾遗集,集部集类,见(梁溪诗抄)卷二十三,并收其诗二首。按(江苏诗待)卷川,收其诗二首。
马灿、字诞先。清康熙年间,江阴人。怙过集,集部别集类,佚,见(江上诗抄)卷九十一,收其诗七首。
马治(1332、—?)字孝常。明宜兴人。少好学,精道经史,诗文典雅冲淡,善真行书。元末与吴县周砥隐居西涧:以诗唱和。洪武初年诸生,举授内丘知县,迁建昌府同知。(明史有传)
马觐、清宜兴人。桔香词一卷,集部词典类,佚,见道光(续纂宜荆县志)卷九。
马师班、字诵诏。清无锡人。教谕云题女,杨锡瓒室。夫死金川之役,守寡三十余年。能诗、工画山水,涓秀有致。翠深小草,集部别集类,见(正始集、名媛诗话)。按:(梁溪诗抄)卷二十一收其诗二首。
马呈图、字泰初,号林曦。明江阴人。郡庠生,工诗。挹翠轩副墨一卷,集部别集类,佚,见(江阴诗存)卷三十,收其诗四首。按(江阴诗存)谓马呈图稿多散佚,仅存此书。然今亦不可见矣。
马宏文、字潮广、号六湖。清无锡人。翀次子,贡生、内庭史馆纂修,考授同知。七哀书稿,集部别类,见(锡山历朝书目考)卷八十。
马庆育(1672—1741)志亦作育卿,字兼若。清江阴人。捷元子。郡诸生,未尝以诗鸣,而诗自细润、工秀,七古尤倜傥有气。静远堂稿,集部别类、佚,按:(江上诗抄)卷八十三,收其诗三十一首。
马娱白、字丕先、号锦圃。明嘉靖年间,无锡人。郡庠生。华山诗草,集部别集类,佚,见(锡山历朝书目考)卷十。
马捷元(?—1707)字联生,号韦庵,一号辍耕子。清江阴人。布衣。工于制举,而生平未尝应试,以笔耕自给。诗干五古,七律优工。马捷元诗,见(江上诗抄)卷七十,共诗四十二首。其书集名未见。
马焕如、清宜兴人。研云楼词抄,集部词典类,佚见道光(读纂宜荆县志)卷九。
马景成(1709—1777)字承天,号半湖,清无锡人,乾隆二十九年(1764)贡生。官天长训导。少师事杨端操。才情横逸而不逾绳检。垂老杜门,摈绝造清三年。隐博士,在官半年卒。善饮能诗。半湖诗古文稿,集部别集类,见(粱溪诗抄)卷四十七,并收其三首。                              
2006/12/28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1

主题

415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21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9: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延祥乡部分马氏名人录:

二十三世:马慕贤、字超群、笔名力青、琼云。汉族,1925年1月出身于锡山耕读人家,祖上三代塾师,设馆课徒。受家学影响,少时读书勤勉努力,成绩优秀,抗战沦陷时求学于锡北长安桥昌明中学,无锡城中道南中学。抗战胜利后,在锡南下甸乡国民小学教书,1947年秋,考入上海庆丰公司印染工程训练班(工专)攻读印染专业。毕业后服务于本公司,历任车间工长、科研技术员、染整工程师,工作有成绩,发表论文多篇,刊于《纺织通报》、《染整通报》、《染料工业》等。退休前担任中专技校专业课教师三年,编写漂染印花讲义三本,受到学生们的推崇赞誉。退休后发挥余热,应聘到湖北沙市床单总厂,四川南充棉织印染厂、江西撫州印染厂、浙江嘉兴市染织厂、慈溪二棉印染工场、江苏吴县第三印染厂、太仓新湖印染厂、无锡新德印染厂、丹阳堂皇印染厂等新建单位指导生产技术,授课培训员工专业,推行新工艺,开发新产品,颇多建树,到处赞扬,留下美名。并将科研成果结合实际经验,撰著《织物防拔染印花》书稿一册。退休赋闲爱好文史写作,著有《力青书房散文》、《琼云阁随笔》、《乡居漫谈》、《追思话旧》、《诗词浅吟》、及《读书笔记》,并撰述《地方史志》(四集)等结集文存。为《无锡史志》写稿,。参加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主持编修锡山马氏大马巷族谱一卷,译注马氏统谱文献(三辑),为无锡《祠堂博览》写稿。
二十三世:马喻湘涟、女,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出身泥人世家。生于1940年1月19日,60年代嫁新安下塘南庙桥村马新楠,十五岁初中毕业,正式拜蒋子贤为师,学习惠山泥人中的传统手捏戏文的手捏技巧。1956年考入江苏省泥塑彩绘训练班,接受为期四年的美术基础培训。毕业后分配在无锡市惠山泥人厂从事手捏戏文(泥人)的临摹、复制、创作设计工作;1964年进入无锡市泥人研究所从事惠山传统手捏戏文研究工作。1986年调入无锡市泥人博物馆(筹),从事惠山泥人历史作品修复、研究总结、提高工作,1995年2月退休至今。1993年12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5年7月被东南大学·汉声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所,特邀研究员。2005年5月被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为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2005年11月评定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经常露面于市内各报刊,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
从艺五十多年来,她系统地继承了惠山传统手捏戏文(泥人)中的手捏技巧。能塑兼绘并把这些传统技艺整理成文,撰写了《惠山手捏戏文的手捏技法特性》;《惠山泥人传统造型特征—“扁”与“圆”》;《谈谈惠山传统手捏戏文的艺术特色》等文章。潜心钻研,修复了原无锡市泥人博物馆馆藏400多件历史精品,达到了“整旧如旧”的水平,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它的艺术风貌。其中有一部分属国家一级文物。从而使这一批优秀文化遗产保存了下来。退休之后在东南大学·汉声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所的支持下,通过八年努力,对惠山本土传统泥人进行全面复制、总结提高,共有300多件套,在北京世纪坛、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高雄佛光山举办了“惠山泥人”大展。同时出版了“惠山泥人”三册为一套精装画册及四种不同类型“惠山泥人”书刊。2005年3月,有海天出版社出版了有张道一教授编辑的“喻湘涟、王南仙泥塑集”画册。还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多次参加过国内外展出,曾获过奖。其中“五虎将”、“醉骂”、“断桥”……等等四十多件套手捏戏文精品被国家级博物馆(院)珍藏,尤其身怀现场表演绝技,多次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被行家誉为“妙手”、“人间国宝”。曾多次外出至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大连工业学院、东方佛学院、南京博物院讲授专业传统技艺学术活动。
她的作品、造型自然生动,构图讲究,比例有度,保持着上古传说中女娲“搏土为人”拙扑遗风,色彩明净,娴雅大方,装銮精美丰丽,具有江南水乡的鲜明地方特色,被誉为东方艺术代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二十四世:马秀钧、又名鑫根,汉族,江苏省无锡县新安下塘南庙桥人,出生于1938年11月25日,于1958年12月在杭州机床厂应征服役,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曾在沈阳军校进修深造二年,在部队历任战士、电气员、特设师、特设主任(正连级),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1年因妻子随队后不习惯部队生活,经常生病,不得不转业杭州机床厂,在厂工作期间,历任工具科科长、工具车间主任、热处理分厂党支部书记、兼任钣焊车间车间主任、钣焊分厂党支部书记。1988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附设函授学院党政管理系,具有政工师职称。在职期间善于做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循循善诱,为化解各种矛盾、为增进干群团结作出重大贡献,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直至1998年退休,现住杭州市。
二十四世:马秀明、又名森根,汉族,江苏省无锡县新安下塘南庙桥人,出生于1940年,1958年在昆明汽车运输总站工作,任汽车电工,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获国家人事部经济管理经济师职称,1988年于经济管理工业企业函授联合大学专业毕业。同年任昆明汽车运输经贸总公司劳动人事处处长,兼任经济、统计、会计技术职务中级评审委员会副主任。1990年任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在职期间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深得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直至2002年退休,现住昆明市。
二十四世:马淼根、学名马秀渭,汉族,江苏省无锡县新安下塘南庙桥人,出生于1946年3月初4日,十五岁起跟随父亲到新安运输社工作,二人撑一条十吨自摇船,往返于市、县、乡村间,专门从事粮食、煤炭、化肥、农药、及生活日用品等物资的运输。1973年起并入无锡县航运公司并上船队工作(一个船队一条拖轮、十二条拖驳),在船队历任青年突击队长、安全员、记工员、会计等职,由于工作积极肯干,被领导破格提拔当队长(全公司四十八个船队中唯一的农村合同工队长),1975年任133船队长、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调任131船队长、1985年调任107船队长,直至1997年3月。在担任船队长的二十多年中,每到一个船队,船队效益明显提高,职工收入同样水涨船高,很多员工都去劳资科争着要求调往该队。水运工作,三面朝水,一面朝天,安全上的威胁比任何工种都大,几十年来,航运长江、钱塘江、黄浦江、太湖、内河从未出过重大恶性事故,一般事故降到最底水平。在完成公司各项技经指标中,基本都是名列同类型船队前茅。
所在船队曾多次被锡山交通局、公司、评为“先进船队”、“先进集体”、“质量信得过船队”等荣誉称号。曾多次获“模范党员”、“先进党员”、“先进工作者”、“企业功臣”等荣誉,1995—1996年评为局“百名功臣”,在企业管理中任职代会主席团人员,党内担任支委工作。
1997年3月调离107船队,到航运公司驻铁路疏港办事处管理48条挂槳机船,担任挂机大队大队长。将原来乱、散、懒、的挂机大队挂浆机船管理得有条不紊,深受领导好评。1997—1998年被锡山市交通局评为局“十佳标兵”,无锡太湖明珠电视台为其拍了二集名为“真情如水”的交通风采节目。同年被锡山市总工会评为“锡山市文明职工”。锡山日报在99年2月4日报道了题为“职工的贴心人”,99年5月1日报道了题为“情系航运”的先进事迹,在99年第1期江苏航运刊物上发表了题为“把真情献给职工、把执着献给事业”的文章。从事航运事业几十年,一直在基层充当“兵头将尾”,默默无闻,被公司领导喻为默默无闻的老黄牛。直至2001年3月退休(水上作业,55周岁退休)。
退休后参与、配合社区干部开展各项社区活动,为社区工作出谋献策,2003—2005年被社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评为“党员家庭标兵户”,2006年所在楼道评为“文明楼道”,获得了无锡市政府颁发的文明楼道奖牌。2007年评为“志愿者明星”,并多次登上旺庄报。
从2001年以来,从事锡山马氏族谱的修辑,并参加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及无锡“谱牒文化研究会”,经常奔波于无锡市、县及江阴、宜兴、常熟周边地区,寻找马氏后人及修谱热心人,行程万里以上,通过几年努力,目前巳修好《延祥乡支泰伯派前州唐村世表分南庙桥支谱》、《延祥乡支泰伯派前州唐村世表分长房里支谱》、《延祥乡支泰伯派芙蓉东柳荡村支谱》三册。并协助《延祥乡支泰伯派黄公桥马湾里支谱》、《延祥乡支蔡湾派分芙蓉山罗桥大马巷支谱》的完成。积极动员后宅水界桥、红旗马郎头、小二房、新安静慧寺后曹家桥、民主马甲里、江阴毗山、洛社惠马巷、等等几十处地方马氏行动起来,寻根问祖,续修族谱。
二十四世:马小虎、又名焱根、学名马剑峰,汉族,江苏省无锡县新安下塘南庙桥人,出生于1948年9月12日,桃农,高级农技师,对种植桃树颇有研究,所产桃子远近闻名,果大汁多、鲜美醇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畅销省内外,1998年获无锡市新区旺庄镇人民政府“庭院经济”先进个人称号,2000年获无锡市旺庄镇人民政府颁发的“五个进家门”“明星户”称号。(即思想教育进家门、科技文化进家门、文明行为进家门、法制政策进家门、致富经验进家门)。
2006年10月在江苏省农林厅举办的第三届“神园杯”优质水果评比中“美香桃”和“朝辉桃”荣获金奖(附照片)。2007年8月桃园中一只特大型桃子重1斤3两,无锡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阿福聊斋”节目播出了这只特大型桃子,轰动了众多种桃人家,2005年完成了《桃树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撰写。
二十五世:马晓华,汉族,祖藉江苏省无锡县新安下塘南庙桥,1968年1月出生于杨舍镇人民医院(现张家港市)。198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油料应用专业,取得本科学历和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中央党校函院经济管理专业,取得研究生学历。2004年参加民航第16期中青班并参加英国阶段的学习,系统学习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管理、公共关系等内容。并撰写了《节能减摩剂性能研究》、《适应市场经济是公司发展的唯一途径》、《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民航发展研究》、《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实效》、《知“八荣八耻”、创“四好班子”》等优秀论文。
1989年7月在杭州参加工作、历任民航浙江省管理局计量化验员、助理工程师、中国航空油料浙江分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人事劳动科科长、团委书记、党支部书记、党办主任。2002年12月调云南工作,历任中国航空油料云南公司迪庆供油工程大理供油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昆明国际机场供油工程筹备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等职务。工作期间,曾先后十余次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目前为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国际ipmp项目管理专家和人力资源管理师,任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分公司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昆明国际机场供油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


宜昌(无锡马氏)马氏名人录

十五世、马学廉:
马学廉:学字辈,曾用名:马克奇,1925年(乙丑)9月生于宜昌市北门青龙巷,读过六年私塾,后入县中心小学,毕业后在邓家当学徒。1946年受马立业影响,在1947年参加党的地下组织,后离开家乡,在四川省重庆市从事地下工作,主要是为党和革命筹集资金和后勤物资,由于他从小水性好,会弹弹弓,他和其他19位川东地下党同志在长江上游宜昌、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万县、重庆等沿江筹集资金、物资,上交组织。多次受到反动派的毒打。在1948年、1949年重庆党组织遭受破坏,但马学廉、艾似菊等19位同志未被敌人吓到,一笔笔资金、一件件物资上缴给了党的组织,为四川、重庆革命胜利作出了贡献。1949年,四川、重庆革命胜利,成立了新生的革命政权,由于马学廉、艾似菊等19位同志为革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分别进入重庆市委、市府工作。重庆刚解放,一切百业待兴,几千万人要吃饭、穿衣。党组织决定马学廉继续为党和人民筹集衣、食、住,先后在花纱布公司、糖果公司、百货公司、任书记、经理。1958年成立商业局,在商业局任书记、经理。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打击,被造反派迫害离开人世。1973年四川省委、重庆市委作出平反决定,恢复马学廉的一切政治名誉。马阿菠、马阿莉继承父志,担起父亲未竟重担,继续为重庆人民搞商业工作。

十五世、马学节:
马学节,学字辈,曾用名马述光,1627年(丁卯)腊月23日生于宜昌北门青龙巷,毕业于宜昌二中,1947年读书其间,受到三哥马学廉的影响,于1948年3月参加宜昌党的地下组织,在地下党组织工作中多次出色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从未暴露党的组织和其他同志。1949年5月宜昌解放,马学节为宜昌成立新的革命政权积极从事宣传、教育、辅导等工作。在新的革命政权领导下,为宜昌成立各基层组织努力工作,为保卫宜昌新的革命政权,党组织决定马学节从事公安专政工作,在公安局党组织的领导下,先后在宜昌北门、西坝第一派出所、大公路、水陆派出所工作。1953年为了新生的革命政权,专政部分的伪政权人员,党组织决定马学节押解这部分人员去外地。1954年春至1956年在荆州地区四湖为荆州人民排涝。1956年1月排涝完成,随专政对象一同调湖北第一劳改农场工作。后组织安排他去报考北京高等大学读书,专业化学,学习毕业后,返回沙洋农场,在广华农场从事科研工作。特别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中,研制了很多科研成果。1965年受沙洋农管局调任,马学节到新成立的刘家农场,还是从事科研工作。1965年下半年至1966年在农业棉田、水稻科研中,棉花亩产过纲要。1967年后,戴上了走“白专道路”的帽子,调离科研工作,到基层中队分配主管过“万亩农业大田区化”管理,他在基层工作也未仃止过科研工作,在水稻催芽上突破了传统的几十斤、几百斤,用生物技术一次能催芽几百万斤的技术难关。这一技术在沙洋农场和周边县市地方得到推广。由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专业技术的不重视,反而被批判成为走资本主义白专道路。1971年春到刘家巷农场学校教书,一人教三门课程:外语、化学、生物。文革中学生功底差,马学节为了孩子们掌握牢固的外语、化学、生物知识,编写外语口语教材、化学教材、生物教材。外语在湖北省获得了第三名,在化学教育中为学生做了大量化学试验。1979年调沙洋农管局科研所从事农业种子科研工作。1981年再次调回刘家巷科研所从事科研工作。1986年离休。年老返乡,回到离别多年的故土宜昌。当年就跟宜昌市公安局联系,愿为家乡社会作贡献。宜昌公安局分配他一项力所能及的治安工作。他又回到生他、哺育他的那条街——宜昌市北门外正街,并从事治安巡逻工作。以后又到大公路、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搞治安工作。直到目前还在云集路、康庄路、小南湖等地从事他的所热爱的治安工作。马学节在1996年获得国家颁发的解放金质勋章一枚。司法部研究院级农艺师,全国土壤协会理事,湖北省土壤协助会理事。

十六世、马立业:
马立业,业字辈,曾用名愫羽、马兰、冯双等,现笔名马澜。在宜昌读过四年私塾,后先后入县立中心小学,省立宜昌中学就读。1940年离开家乡,先后在金陵大学附中、上海交大、南京中央大学学习。抗日战争学生时期参加革命,中共党员,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教书,后赴苏北解放区。渡江后,开始外事工作。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许多外国政府还没有废除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民党政府刚刚垮台,中国还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和平等,在此新旧政权交替,内外交困的情形下,从事外事工作的马立业和黄氏,对中国独立外交问题提出许多真知灼见的良策及纳言: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的原则是彻底打倒国民党政府,保持世界和平,互相尊重国家的独立和平地位,互相增进国家和人民利益及友谊这些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并巩固邦交,解放一切相互关系等问题,例如配合作战、和平会、通商投资等等。认为开罗会议关于朝鲜独立的决定是正确的,中国人民应当帮助朝鲜人民获得解放。希望印度独立,因为独立的民主的印度不但是印度人民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的需要。对于南洋各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能够建立独立的、民主的、国家制度的权利。对于泰国,应当仿照对欧洲法西斯附国的方法去处理。为中国与英国、中国与罗马尼亚帮交的建立作出一定的贡献。并在以后中国与英国、中国与罗马尼亚的友好往来中积极努力工作。自1948年——1957年十年间,时值盛年的马立业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从事国际问题研究付出了一定的心血,并为之取得了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帮交、人民的友好往来、经贸的交易和投资等等。1986年离休。一生从事国际问题的研究及翻译工作。已公开出版著作多种、几百万字言。现为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编委、伦敦外交学院顾问。主持过云南全省翻译会,并为云南东南亚研究会顾问、云南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与罗马尼亚友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

延祥乡支前洲唐村世表分南庙桥世表二十四世孙淼根摘录
2009年5月29日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华马氏网 ( 浙ICP备09020836号-7 ) 浙公网安备33082502000231号

GMT+8, 2025-3-21 01:42 , Processed in 0.04853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