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一个有着143.5万人口的大县,回族作为该县三个主要少数民族之一,约有11万人口。元朝至元十三年(1273年),元军从大理进入乌撒,乌撒部附元,忽必烈下诏“令探马赤军随处入社与编民”,回族先民迁入毕节定居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威宁县志》介绍:“威宁毗连滇之昭鲁多回回,其先出自甘新,随元明两代征西南,故移植殖于滇及黔之边地”。
文武并重 当地回族发展观念与时俱进
历史上,威宁一带有回族重武轻文之说,据威宁自治县回族学者刘砺介绍:毕节回族在明代及清朝初期,的确存在重武轻文。如在地方史料及《家谱》中就多记载武官,却很少有关于文人的记录。在清代,毕节回族武官从守备到镇的总兵级的中高级军官就有五六十人,他们大多是武举出身。而贡生以上的文人才五人,即康熙年间任黄平训导的马骧、马宁藩,任永宁训导的马兆麟,任镇远教授的马俊,贡生马宁藩。所以,方志上记载回族重武轻文是有依据的。不过,在清代中后期,就有吏部候选正堂、贵定训导瓦凤翱,贡生瓦如瑜,光绪二十四年参加公差上书的贵州恩进士瓦光禄,贡生瓦光英、瓦光杰,光绪三十一年的贡生蒋子涛先生等人。
到了民国时期人,马明龙、马遵鸿、马正聪、刘朝梁、刘正福、马桐林、撒兴良、马敏相等回族上层人物、有识之士利用清真寺先后创办了十四所回民小学,根据《国民教育发展大纲》开设了国文、算术、音乐、英文等课程。从此,回族知书识字的人才多了起来。这一时期,毕节回族有了第一位大学生即贵州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名瓦义先,中水的虎林先生出任国立昭通师范学校校长。整个毕节在民国时期,有回族教师30人左右。
威宁回族马姓简介
下坝马姓:源于陕西固原太师马家,明初迁居乌撒卫下坝。到清代以下坝地名冠于姓之前,称下坝马姓。下坝马姓,乃当今云贵高原乌蒙山地区回族中之大族,人丁居该地区回族各姓氏之首,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毕节地区、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贵州省的安顺地区、六盘水市和云南省的昆明市等地有少量下坝马姓居住。下坝马姓在历史上人才辈出,其始祖马定泰升署威宁游击,而马骧于康熙时代任贵州黄平训导,康熙三十八年的武举马世麟任四川大坝营都司,第五世有马骥为武德将军,第六世有马安麟在乾隆年间任陕西游击,第七世马廷瑜是雍正四年丙午科武举,乾隆元年丙辰科进士,同年考中侍尉。马文焕,乾隆九年武举,任永北千总等。
马家屯马姓:是陕西平凉府固原州柳树湾马氏望族的一支,其先始祖于明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征云南,经贵州,以军功留守乌撒卫。这一族马姓,于清初定名为马家屯马姓,也是威宁地区的回族大姓。清雍正时期,部分迁往云南昭通地区,曲靖地区和贵州六盘水、安顺等地。
松林马姓:其先祖为西域圣裔,于唐天宝元年春来中国,居住于陕西长安。姓马是因波斯文首音同汉语中“马”字章节相同,故为马姓。后受唐王敕封为太师马,命迁居固原州寺口子。明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沐英、蓝玉大军征西南,留守乌撒卫。明末清初,九世祖迁居威宁杨湾桥松林头,故称松林马姓。松林马姓主要分布于威宁地区和滇东北地区,据1995年8月统计,松林马姓的总户数为3144户,15720多人。
蔡家地马姓:唐延和初年从西域来中国太原,其先祖为西域贵胄,故取穆罕默德首字之音为姓。这一族马姓于元朝后迁居陕西固原柳树巷,明洪武十六年,有翰林院编修马沙,因讲解西竺所贡天经八卷,明皇见喜,敕封太师之职。也称太师马姓。明天启二年,有马泽源借贸易为名客游于黔,落业于威宁下坝蔡家地,后以其居住地命名为蔡家地马姓。这一族马姓,与甘肃河州沙沟门台子的台子马家同宗。蔡家地马姓主要分布于威宁和滇东北地区,人口在2万人左右。
核桃树马姓:明朝天启年间,马飞仙从陕西长安县贸易至黔,落业于威宁城西门,后迁威宁海子屯。其族源为西域,属“随行来中国三千人”之列,之所以称核桃树马姓,是因为唐王诰授“召官护国核桃树马姓”。核桃树马姓主要分布在威宁地区和云南昭通地区、宣威市。
陕西马姓:原籍陕西灵陶府城内,清雍正年间,高祖马玉德,壬午科武举,其子马相乾同哈元生往云贵效命,任中军侍卫。威宁的陕西马姓,从昭通迁入,分布极少。
河西马姓、陆良马姓、开化马姓、小瓦房马姓:均是一家,原为赛典赤·赡思丁后裔,源于云南通海县河西、云南陆良等地,各个小支进入威宁时间不同,其迁徙路线是从云南昭鲁地区迁威宁。在威宁中水、茨营等地有少量分布。一说小瓦房马“原籍陕西应天府,委迤东兵役裔,守业陆良,分二支,另一支为河西马”。威宁鸭子塘有少数居住。也有资料表明陆良马由西域移民进入中国,落籍陕西熟皮巷,后来迁居南京应天府,马氏高祖马开祥于道光八年迁居昭通得马寨。后有几户迁入威宁中水。
与马姓渊源深厚的姓氏
撒姓:发源于威宁的回族撒姓,原籍陕西西安府固原州撒家台,至目前共2000多户,10000左右人口。威宁撒姓,迁入时间应当是在明初随军迁乌撒卫,因为锁姓迁入威宁后的第一位祖母就是撒氏,虎姓进入威宁的始祖自高也娶撒氏,之后在明代天启年间,蔡家地马氏入威始祖马泽源,也是娶撒氏为妻。核桃树马氏入威时间是明天启贸易至黔,落业于威宁海子屯,其始祖马飞仙娶撒氏。这说明威宁回族大多数祖母都是撒氏。可见撒氏在明代是威宁的望族。
虎姓:虎姓,在全国回族中仅云贵川为众,虎,读作(mao)。云贵两省的虎姓,于明朝初年迁入威宁,到清初开始向外地迁徙。虎姓现全族有4500户、2万多人丁,仅威宁就有1239户、5571人。威宁蔡家地马姓和虎姓有不开亲的关系,《虎姓家谱》称:虎自高娶撒氏,生虎登龙、虎登先。马万里子夭,而两家祖妣撒氏又是姊妹,故将虎登先过继马姓接嗣,永不还宗。马万里,是明末清初时期人,其父马泽源,于明天启二年迁居威宁。
赛姓:赛姓,中国回族十三姓之一,源于赛典赤之首音。赛典赤归真后,其五子二十三孙分别以纳、马、撒、哈、沙、赛、速、忽、闪、保、木、苏、郝为姓,威宁回族赛姓也是其中之一。赛姓在威宁玉龙乡田坝及秀水有少数分布。
摘自:贵州威宁回族的历史回眸与发展及其姓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