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马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填写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03|回复: 0

古老先人

[复制链接]

12

主题

239

回帖

40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92
发表于 2016-1-28 22: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老先人

(20150323日志)

 昨天,3月22日,星期天,风和日丽。

 今天,绵绵春雨,淅淅沥沥,持续几近整个白天。

 昨天是个好日子,我们老富角畹子里马屋,五大家人,安排我们自己小家族的春分清明祭祖。

 老富角历史上曾有好几座屋,现在也有新旧屋好几座。但据说,近代马家人自己建的老屋,只是畹子里马屋。将有近二百年历史,就一般人观察,那也是百多年的近代建筑。几十年来,我一直没感觉,这屋,为什么要特别称畹子里马屋呢?当然,我在此屋居住的时间,也只是我的童年。

    10年前,  平远马家统编族谱,我才开始留意为什么这屋要称畹子里马屋这个问题?但,一直不得其解。虽然,我也多次向多人打听畹子里马屋建于何时?哪代先祖创建?老族谱中,更早年代磜头建祠堂及其它两处建的房屋,有记;但畹子里马屋的建造,却未见录。

    直到去年国庆,我们二姑的长孙娶儿媳妇,二姑的孙子特地邀请奶奶娘家的我们。筵席后闲聊,才听到老家一个侄儿说到一点点有关情况。

    但,我还是将信将疑。因为当初,叔公辈,大伯辈的老人,都没有说到相关情况。为何年纪比我小一轮的侄儿,现在反倒说得信誓旦旦呢?春节前后,我曾托另一侄儿和那个知情侄儿的儿子,拍几张作为证据的图片来。可惜,有文化的年轻人,都没有落实。昨天,有机会,自己可以到现场祭祀,于是带了相机,拍了图片:

图片1.png

图片2.png

    原来,那个侄儿的信息,与此古老先人之佳城有关。我二伯父今年95啦,从小跟随老辈,听说过祭祀过那些地方的先人坟地;至于碑文,则未有根究。文革后多年,祭祀恢复,二伯父领着后辈,指认各处先祖的坟。20多处,有的碑文完好,有的模糊不清,有的则不见墓碑或根本就没有立碑。具体是哪位先祖,二伯父有些记得、有些不记得。那侄儿,近年,得我二伯父传承,又亲自在那古老先人坟地上方不远处,拣回大跃进当年被拿来当木炭窑封火门的墓碑。所以,那侄儿,才有那信誓旦旦的判断。至于为何会有古老先人之佳城?当地各姓老辈,却是有相似的大致说辞。

    据说,古时的约定俗成:在山区山坡开垦时,如遇苦主遗骸,开垦者应异地迁葬,尊为古君子或古老先人。据悉,我们老富角周边不同方位有4座古老先人之佳城。 而造城之承祀人皆为我们十三世祖现拔现文现才(见图片碑文)。由此推断,此 4座古老先人之佳城,应该是十三世祖在开挖畹子里山坡平整地基时,为4位古老先人建造之佳城 。

 立碑时间为1835(道光十五年),从时间看,和我们老富角畹子里马屋的建造时日,大体相当。从族谱看,十二世祖有7个儿子,由其中3个儿子在家合力新建房屋 ,亦属合情合理。而在此之前,老富角,据说,有罗屋, 有赖屋,有曾屋------而畹子里马屋,则是马家自己后来建的房屋。那时, 罗屋赖屋曾屋------作为房屋,有的如曾屋仍然存在,有的只剩屋迹地基;罗家人赖家人曾家人,据说,已全部外迁。为了区分具体哪一座房屋,相应于老富角曾屋(其时也只剩马家在居住)等,于是就有了畹子里马屋的称呼。

老富角,作为一个小小的自然村,作为一个地名,已列入平远县民政局的地名辞典,历来归属于木溪村(行政村)。百度地图等,也有老富角这个地名。但家乡人的口语,却早演变成为老虎角。且此演变,应该是早于我们马家先祖金瑞公进入之前。

咫尺邻村,隔一小小山坡是陈屋;周边10里之内,还有张严曾卓翁肖童林潘余刘等人家。磜头马家,则归木溪相邻之磜头行政村。我们此脉马家先祖金瑞公(磜头九世),据说,在老富角曾家(子侄外迁,家中只留老人与女儿)无以为继时,由磜头马家翻过一道山梁,进入曾家为婿;赡养曾家老人,前提条件是:子女可以姓马。流传有一说法,很多人对于马家人的进入,很不以为然:老虎角,马,怎么能来呢?此或可佐证,那时,老富角的地名,口语已经是老虎角。

 老虎角,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有多种传说:其一,或最早是罗家人开发,且相对于周边,罗家较富裕,小小山村角落,被称为罗富角。后来,来了赖家人,曾家人。后来,罗家人走了,仍是很富裕,老是富裕;且村子里已无罗姓人,就改称老富角。而后来,说多了,且村水口西南有一山窝,称老虎窝;谐音,老富角,口语,就演变为老虎角。但文字,则一直是写老富角。

小小山村角落,老虎角,马家却在此繁荣繁衍。金瑞公有2子(十世)5孙(十一世)19曾孙(十二世)33玄孙(十三世,尚不含外迁未入谱者)。而上图碑文中之承祀人马(十三世)现拔、现文、现才,即为金瑞公之第15之曾孙秀祯(十二世)之三子、五子、七子。老虎角,村落小小,有一传说,丁上20,必有外迁。

    谱载:清雍正十二世祖庠祯夫妇携二子君义三子君礼四子君智移四川成都府荣县板石圩住。长子君仁公年纪稍长,在差干码头上船后,不愿随迁只身逃回老家。民国时曾有信由四川荣县板石圩寄回,询问老家情况。其他各房裔孙在前后时期,外迁江西等的,亦有谱载。

清雍正为1723(雍正元年)1735(雍正十三年)谱载之移居四川年代与史实,目前无法查考。十二世祖庠祯为金瑞公之第8之玄孙,为幺房裔孙(十三世)现拔公等之堂伯父。其外迁时间记录与造古老先人之立碑时间,相差百年左右,亦不能排除其两者时间为确凿的可能性。

假如,十二世祖庠祯在4子出生之后,年约30出头,现拔公等1835若60左右;则可假设,十二世祖庠祯约出生于1705前后,现拔公等则可能出生于1775左右。同一先祖5代之后,长房幺房同辈兄弟年纪相差70岁上下,亦属平常。同父异母,长子幺子相差40岁,亦不足为奇。

族谱中,还录有一些时间点,或可作为参照佐证:磜头六世祖南山房长房十二世祖荣昌公1681-1755;荣昌公之五子朝岐公1740-1783其妻谢氏1747-1831八一寿辰县主奖匾四字:婺彩长辉。此谱载时间,应该更具可信度。所以,谱记之相关时与事,至少还有其合理性。

先祖百一郎公次子千二郎公由东石粜米岗迁徙,先徙磜头村尾上官山深山老林高坡立足,后迁磜头村头小盆地。九世祖金瑞公,由磜头入老富角落地生根。小小山村角落,除水口稍有一点点不过数米之缝隙外,几乎是四面环山,东南西北山腰间最宽直线距离,约600-800米左右。山旮旯一个小小自然村,300年,只留马家在此,世代繁衍,民国时又有几家回迁磜头。百一郎公裔脉,目前已传有23世。祖坟多多,且大都未遭人为或自然损坏,基本悉数保留。

 依习俗,磜头马家裔脉,每年春分时节清明之前,耕作尚未大忙时,大家商议一个时日,上山割地扫墓挂纸祭祖。第一天,是4大房共同先祖,4大房派人,集体行动。次日,是4大房裔孙各自之共同近祖,各自又分小房各自行动。3月22日,羊年大吉,春分次日,我们畹子里马屋五大家人,分两队人马,坟前祭祀我们畹子里马家之共同近祖(包括4位古老先人)。说其虔诚,毕恭毕敬;论其景仰,绵绵长长。

我参与的那队人马,那天中午,第一站,便是大竹园大窝里之古老先人之佳城。于是,赐予我今天之日志之内容。
祖宗庇佑,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华马氏网 ( 浙ICP备09020836号-7 ) 浙公网安备33082502000231号

GMT+8, 2024-10-26 04:24 , Processed in 0.04329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