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马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填写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08|回复: 2

溪州铜柱,再现土司战场风云

  [复制链接]

1402

主题

41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90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发表于 2016-4-28 09: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20160428091003.jpg

铜柱是中国古代常作划分疆界的标志。溪州铜柱为五代晋天福五年(940)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史彭士愁给土家带来八百年和平的一次战后罢兵所立的划分疆界的界柱。
QQ20160428091001.jpg

溪州铜柱原位于永顺县太坪乡酉水河畔的会溪坪,1969年,酉水下游凤滩水库建成,铜柱处于淹没区。经国务院批准,于当年11月将铜柱迁至王村镇东侧的花果山上,并建有保护亭,后移至王村镇溪州民俗风光馆内,为湘西千古名胜。

QQ20160428090602.jpg



铜柱高4米,上半截呈八方形,下半截呈圆形,直径39厘米,中间空心,重约2.5吨,原柱内用马氏统治时期所铸的铁钱填实。柱上铭刻《复溪州铜柱记》,共41行,2300余字。另外还有誓词,衔名,皆楷书,字体秀丽。是研究湘西少数民族历史的宝贵资料,土家族人视铜柱为神物。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末至五代时期,湖南地区被楚王马殷父子所割据,马氏委任土司彭瑊为溪州刺史,辖永顺、龙山、保靖等县。马希范继马殷位之后,溪州由瑊之子彭仕愁袭任刺史。后晋天福四年(939年),锦州、奖州、溪州的少数民族万余人,反抗楚王的统治,由彭仕愁率领东出,取辰、澄二州。马希范率兵迎战,两败俱伤,双方只好罢兵言和,并在钢柱上镌刻盟约,立于边陲,规定各自所辖地域,互不进犯,楚王不得在土司所属诸州内任意征收捐税、拉夫派差、强买土特产等。

QQ20160428090601.jpg

QQ20160428091002.jpg

柱上刻有“复溪州钢柱记”,相当于是南楚王马希范与土司彭仕愁罢兵盟誓的条约。

据《永顺县志》载,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溪州土家族首领彭士愁率万余人马征辰、澧二州,楚王马希范派大军镇压,血战经年,彭军惨败,被迫与楚议和结盟,立铜柱于会溪坪野鸡坨。铜柱上镌刻着溪州之战的经过和双方盟约条款。盟约确定,楚对溪州属地免征赋税,不抽兵差;楚军民不能随意进入溪州;溪州各部落酋长如有罪过,只能由彭士愁科惩,楚不能出兵干涉;确认彭士愁为溪州刺史,开始了溪州八百年土司王朝的统治。

从此,在中原大地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宋、元、明、清等九个朝代变更的社会剧烈动荡时,封闭自守的彭氏统治却始终偏安一隅,连续承袭28代,溪州人民得享800多年没有边患战乱的相对安定生活。直至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归流”,终止了溪州的土司制度,彭氏政权方告结束。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2

主题

41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90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溪州铜柱的传说溪州铜柱经历了千年的沧桑,关于它的传说也不少。

铜帽被盗

千百年来,在下溪洲故城古丈县会溪坪,耸立着的这一根铜柱,相传是一位皇帝看上了酉水沿岸这块宝地,带兵征战,并铸铜立柱,雕文刻字,以示占领。又不知过了多少朝代,有一府台去辰州赴任,乘船路过此地。这府台出身炼丹世家,一见铜柱,便知是“九火铜”。常言道:“毛铁九炼成钢,黄铜十火变金。”只差一火了!府台大喜,盗心油然而起。无奈铜柱上七(尺)下八(尺),重数千斤,硬是无法搬动,于是大着胆子,将那铜帽和肚内数不尽的方孔大铜钱,偷上了船,扬帆而去。真是天不由人,船顺水而下里许,突然电光闪闪,雷声隆隆,暴风夹着雨点一齐袭来。河水猛涨,浊浪排空,小船如同一匹树叶在恶浪中颠簸,眼看即将沉没。到底是吃墨水长大的,府台恍然大悟,自感秽行劣迹太著,上天不容,急中生智,忙把铜帽和铜钱抛至江心,仓皇而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府台并没有逃脱应得的惩罚,船至酉水凤滩,即州覆人亡。

再说那铜帽沉入水底,河水骤然“哗哗”地向四面让去,江心开出一朵大荷花。荷花渐渐升起,化成一个大岛,横卧江中,铜钱则化为岛上卵石。滔滔的酉水,被拦腰劈成两股,名曰大溶小溶。那个岛后来就取名叫双溶州。别看这个州不怎么大,却是个神州,水涨它也涨,水退它也消,从来未被大水淹没过。

自从铜帽被盗,斗拱飞檐的玲珑亭也毁于连年的战火,铜柱肚里的大铜钱被偷个精光。铜柱像个孤苦伶仃的老人,斜立在杂草丛中,受尽磨难。酉水两岸的土家人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这是古代高超的铸铜艺术珍品,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呀!于是大家节衣缩食,捐募了一笔钱,请来了有名气的木匠岩匠,模仿原来的样子,不但竖起了亭子,还打了个精致的岩帽,择一吉日,敲锣打鼓地戴在铜柱上。说来也巧,头天戴上,第二天一看,竟跳了下来,第二天再戴上,第三天又跳了下来……就这样连续戴了十多天,还是戴不稳。真是岩帽有意,铜柱无情,大家只好死了这条心。

原来这铜柱修炼千年,成了精,通了人性。它忠贞不渝,一心牵挂着它的铜帽,她始终朝着双溶州的方向俯下那圣洁的身躯。

铜柱缺口

千年铜柱,乃酉水之宝,早已成精。然而至今,它的上口,却缺了一大块。原来的铜柱可不是这样的,口子非常的齐,有铜顶盖着,里面有无数方孔大铜钱。

大约是清朝末年,祖国大地狼烟四起,战火纷飞,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支军队,奉命驻扎在酉水河畔的会溪坪。有一名士兵,大概是炊事班的,他每天要到河对岸山上砍柴,这个士兵横蛮的很,见河岸边的铜柱豪光闪闪,于是斧头死劲敲打,铜柱发出当当的响声,借以取乐。附近的群众纷纷前去阻止,说这是宝贝,敲不得,并给他讲述铜柱显灵,府台盗取铜帽而葬身鱼腹的故事。这士兵不听则以,一听更是得意忘形,欲发横财。他不顾群众劝告,一个劲地敲打不止,就这样接连几天,好端端的一个铜柱被他用用斧头敲掉一大块,他拿着这一块快要变成黄金的铜片,如获至宝。

不久这支军队调去辰州,打仗,一去数月。后来,打完仗又回会溪坪驻防,群众前去打听,得知整个队伍只有那个敲打铜柱的坏家伙被子弹打死了,真是罪有应得,他只好在阴间里做他那大发横财的美梦了。

千百年过去了,现在的“溪洲铜柱”,尽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但几经劫难,现已成为一个秃顶、肚空、缺口的古文物。
摘自:大湘西(老支书)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39

回帖

409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96
发表于 2016-4-28 09: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铜柱世泽


绛帐家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华马氏网 ( 浙ICP备09020836号-7 ) 浙公网安备33082502000231号

GMT+8, 2024-10-31 11:24 , Processed in 0.044429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