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填写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19|回复: 0

马存:文章入选当代高中课本的北宋文学家

[复制链接]

1413

主题

417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340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发表于 2015-11-8 12: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以“马氏文章”著称的我们乐平,历代以来,贤才俊彦辈出,文人学者众多,他们的许多佳作美文传承于今,这其中,既有煌煌数百卷之厚重巨制,亦有廖廖几百言之精辟短文,被后人奉为经典,进入了今天或专门学者,或莘莘学子的必读视野,有的文章甚至入选当代学校教科书,让青年学生“朝吟而暮诵之”。 例如北宋神宗、哲宗时代的乐平人马存,其诸多文章中就有一篇“赠序”(古代一种惜别赠言的文字)体散文《赠盖邦式序》传存于今仍熠熠闪光。该文在古代,被清人李扶九选入《古文笔法百篇》,为历代青少年学子所诵读。在当代,曾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入《高中文言文阅读》(湖北崇文书局)一书,许多省市将该文列入高考阅读训练、考前习题范围。

那么,马存何许人也?《赠盖邦式序》乃何经典文章?诸君请看:

予友盖邦式尝为予言:“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予谓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史记》一部,在天下名山大川,壮丽奇怪之处,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壮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南浮长淮,泝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望云梦、洞庭之陂,彭蠡之渚,涵混太虚,呼吸万壑,而不见介量,故其文停蓄而渊深;见九疑之绵绝,巫山之嵯峨,阳台朝云,苍梧暮烟,态度无定,靡曼绰约,春妆如浓,秋饰如洗,故其文妍媚而蔚纡;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者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慢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交集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慄。世家龙门,念神禹之巍功,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睹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徬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拱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科?”

“予谓欲学子长之文,先学其游,可也。不知学游以求奇,而欲操觚弄墨,组缀腐熟者,乃其常常耳。昔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乃入于神;庖丁氏善操刀,而养生者得之,乃极其妙。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其意同故也。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子果能为我游乎?吾欲观子矣。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吴、越之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然后归而治文著书,子畏子长乎?子长畏子乎?不然,继编败册,朝吟而暮诵之,吾不知所得矣。”

马存(1053--1096年),字子才,乐平市众埠镇秧畈村人,北宋文学家、著名政论家,以诗文名世,累官镇南节度推官,越州观察推官。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应进士试,考官苏轼甚为赏识,以第四人中第,当时京师竞传其文。著《拂膺文集》二十卷(已佚)、有《马存集》十卷传世。事迹见诸《宋史翼》卷二六、《宋诗纪事》卷三二,《宋元学案》卷一亦有传。马存尤长于史论政论文章,史书称其“论古今治乱之由,发为奇响,顷刻数千言”,且文笔犀利,正气凛然,深为苏轼所推崇,“拂膺公”美名不胫而走。马存也擅歌行体古诗,如其所作《浩浩歌》,诗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放笔直抒,豪放飘逸,气度不凡,《全宋诗》卷七八二存诗8首。绍圣三年(1096),马存英年(44岁)早逝,卒于任上。

《赠盖邦式序》一文,是一篇仅590余字的短文,是马存与友人交流对司马迁及其巨著《史记》的评说,其对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写下《史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抒发了他强调读书必须与生活相结合、既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的重要思想。可以说,在近千年前的北宋,这涉及“内修”与“实历”本体论的哲学命题,关乎“学问”与“实践”认识论的关系问题,作为读书人的马存,有此辩证思维立场,确难能可贵。如马存文中所说:

“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

即是说:司马迁平生喜好游历,正当他年少自负的时候,游历的脚步一天也不肯停下,不仅是被奇景异物役使,更是想通过看尽天下的大好景象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然后化为文辞。现在从他的文章来看,他平生曾经游历的收获便都融汇在文章中。

马存的这篇赠序文,对后世学者颇有影响,尤其是研究《史记》的专家著述时大都引用其评说。如匡亚明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司马迁评传》(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大可著)就说: “例如散文家马存,他在《赠盖邦式序》 中,作了具体的发挥。他认为《史记》的风格特点是:或‘奔放而浩漫’,或‘停蓄而渊深’,或‘妍媚而蔚纤’,或‘雄勇猛健’,或‘斩绝峻拔’,或‘典重温雅’。”

近年来,在不少省市都把《赠盖邦式序》一文,纳入高中生文言文的阅读范围,除苏教版高中教材一度选入外,上海、湖南、广东一些地方都将其内容列入高考考前温习题中,2008年山东大学保送生语考试题文言文部分的内容就是分析《赠盖邦式序》,百度文库亦将之列为“百篇古文阅读目录”,高考网、高考学习网、《作文周刊(高中·人教)》等网络媒体均把马存这篇文章全文列入201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练题之中,供考生复习备考。

由此可见,乐平先贤马存及其《赠盖邦式序》一文,能如此广泛传播,广为阅读,以至在史学及教育界,在莘莘学子中,马存及其文章,是颇有影响的,这是乐平传统的“马氏文章”声名远播、传颂于今的具体体现,也是乐平这一古邑新市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历史元素光辉映照。应该说,作为乐平人,应引为荣耀、引为自豪。然而,在今日之乐平,马存其人惜知者不多,马存其文叹鲜为人知,故值此今年马存诞辰960周年之际,写下拙文,一为纪念先贤藉以深切缅怀,二为唤醒冥顽提升文化自信,为给力乐平文化之发展繁荣而呼号!

作者:宇文 http://myh.lepingshi.gov.cn/Item/14191.aspx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华马氏网 ( 浙ICP备09020836号-7 ) 浙公网安备33082502000231号

GMT+8, 2025-5-17 13:45 , Processed in 0.05777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