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填写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16|回复: 2

湖南永兴马氏古村落马氏官厅

  [复制链接]

1411

主题

415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21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发表于 2015-12-18 22: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屋----没通自来水,大屋-----没有学校,大屋每年都在减少常住人口。亲爱的宗亲,亲爱的朋友,如果您不来,中国又一个古村落将在这里消失。但是,这里有五代十国楚王马殷的后裔,这里有同治皇帝诰封的大安人,这里有宣统皇帝勅授的儒林郎,这里还有很多未解密的宗亲村落文化。我们,只是大屋马氏的小不点,承载着父亲的嘱托,母亲的遗憾,在近段时间里,多方寻助、敦本睦亲、寻根溯源、爱心接力,经历数十载人生征途后,忽然重塑信仰、携手同心、倾注余生,建设美好家园,记住美丽乡愁。

(一)大屋马氏官厅简介

       湖南省永兴县樟树乡仙水村大屋马氏官厅由五代十国楚王马殷的第三十三代马氏家族官拜正八品的修职朗,儒林朗于清朝中期建造,当时主要用来接待过往官员和家族居住,距今已有200多年,据文物部门考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湘南地区最大的“官厅”。官厅占地总建筑面积2450多平方米,以官厅为中心,分侧厅和正厅,大小官厅15个,共330间房,24个天井。“官厅”旧时为政府机关,也是大户人家及官员所建“厅屋”。马氏族谱记载,“官厅”是其当时办公和居住之地。该“官厅”建筑随坡就势,整栋建筑气势恢弘,格局严谨,庄严气派,形制完备。以“官厅”为核心形成一个建筑群,厅与厅纵横相连,用木板隔扇相隔,房与房、栋与栋相接,廊与廊相通,晴天不晒,雨天不淋。建筑檐饰、窗饰、吊栏装饰、石刻等丰富多样,山水人物花鸟雕刻栩栩如生。

(二)大屋马氏官厅照片

       大屋马氏官厅承载着大屋马氏家族历代祖辈的繁荣昌盛、沥雨沧桑,是大屋马氏家族祭先祖、传家风、承传统,寻宗亲的历史遗址。对大屋马氏家族而言,是最最宝贵的精神与信仰家园。

20151219195198451.png


二十多年前的大屋老照片


2015121921421788.png


        现在的照片,相比之下,周边房屋已倒塌了很多,官厅屋顶也呈现很大漏洞。


20151219212321966.png


       官厅近照,因年久失修,变得破烂不堪


20151219215562859.png


       官厅内景,右边第一颗柱子因怕断裂,已采取围砖加固方式包住柱子,图中着蓝衣服的是我们的堂哥,守护官厅的家人。

20151219221934742.png


       官厅内院天井已破烂不堪。


20151219223767253.png


       官厅内同治,宣统年间的诰封牌


2015121923788270.png


       官厅后院已部分倒塌,官厅后屋,已残檐断梁,300多间厅屋已经倒了90多间,再不维修,大屋官厅就要倒了。


(三)大屋马氏官厅是先辈三代人历时70多年呕心沥血全手工建设,内存精美雕花,石刻。

20151219232615142.png


       有“天官赐福”雕花,寓意上天赐福人间,持续行善,必有福报。


2015121924350042.png


       有祥云麒麟雕花


20151219242123927.png


       有祥云飞龙雕花


20151219244358463.png


       有龙凤呈祥雕花


2015121925198578.png


       有200多年前的厅屋建筑古基角,靠力学原理堆砌而成,无任何加固设施。


20151219253563869.png


       有铺有古地砖的天井池和完美的排水系统


20151219255964191.png


       有先辈家族的栓马桩


20151219262163343.png


20151219264140493.png


20151219265885953.png


20151219271523269.png


       还有很多山水人物花鸟雕刻栩栩如生,村里很多家里尚存有古床古碗古饰品等,这里无法依依赘述,寻求文物专家逐一解密。

(四)大屋马氏家谱来历考究及推测

       1、我们翻阅家谱,记载了大屋官厅的来历:“禾塘坡大屋里记”,请古文学老师对全文进行断句如下:山水之坐对,以直来直受为主,而亦有直来横受而发福者,堪与家消砂纳水,必月取尔矣。先祖卜居禾塘坡下,与壕山李姓居址隔界,原系午龙作巳山亥向。五世祖崇德公以屋基土高而过阳,迁左侧,改为卯山酉向,以合左水倒右之局。本山有阴砂,矫首似象转鼻形模样,衬山有阳岗后托,保固宅气。予祖创建栋宇,高厂廓大,俗因呼为大屋,裹云若夫。后枕湖岭,前对松山,左汇龙泉,右锁板板,而桃源之水蜿蜒如襟带环明堂间,西山爽气扑人眉宇,南来佳流潮迎门户。今之安居而粒食者,岂敢忘所自耶?乾隆甲申年冬,予兄弟苦积闲钱,因其旧式,换以新模,其砖瓦木料丹漆粉涂虽稍耀人观瞻,而品墙之方砖及花鸟人物故事犹仍旧贯焉。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季冬月谷旦。

20151219281499171.png


       如上依据我们推断,乾隆甲申年冬(即1764年)以旧模漆粉,说明那时官厅已经很久很旧了,重上漆粉的年代距今251年,依当时的建筑水平,说明建筑更早,但早到何时何年,还是个谜,我们期待专家能通过其他方式再行确定。

       2、家谱中,先辈手绘了官厅卜居图,图中的地形有何意义,还是个谜,期待专家解读说明,古人应该很重视风水说,如何解读仙水大屋这一仙水福地呢。


20151219283046236.png


       3、大屋马氏七修家谱中清晰记录,一世祖马殷,五世祖卜居定居仙水,记录的世系表上说得很明白:五世祖最先来大屋定居,从第十九世马氏大家族从安仁大迁居仙水桥,这说明我们的先祖大迁入是在元末明初到现在的仙水桥居住的,五世祖即第五代,距第十九代中间相隔十四代,而第十九代记录为1276年,假设以每代相隔二十余年计算,则第五代早于第十九代至少三百年,由此可以推断,我们五世祖卜居禾塘坡大屋,相应时间应是唐宋两朝间的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又正值乱世,我们五世祖因避乱而迁居仙水桥的可能性极大。由此推测,我们仙水桥马氏家族最早定居于此即五世祖定居于此的时间为公元900—1000年之间,距今1000多年了,十九世大迁居至今也近八百年。以上推测不知当否,还请专家进行解密。

2015121929498806.png


(五)、大屋祖辈代代相传的官厅故事

       1、钦官下马的故事:曾有钦官从前方古驿道一路骑着马过来,远远望见我们大屋湾里这个建筑的气势恢宏,他知道这里走出的人肯定比他的官大,所以他不敢骑马,要下马走路来表示尊重。

       2、马走夜,不食别家一颗禾苗:曾有祖辈家里佣人很慌张的告诉主人说:“昨晚有一匹马走失了,到现在还没回来”,谁知主人笑笑说:“不着急,马走上一夜,也不会食到别人家一颗禾苗的”

这两个真实流传的故事让大屋马氏家族十分自豪。


       我们大屋马氏家族感恩寻助,向全球马氏借力,向各界爱心人士寻助,递出我们最真诚的邀请函:亲爱的马氏宗亲,请来大屋,传授我们马氏宗亲家族文化;亲爱的专家学者,请来大屋,帮助我们解秘拯救古建、村落。亲爱的爱心人士,请来大屋,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感恩各位!

摘自:世界马氏文化资料中心 
马姝婷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1

主题

415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21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10: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官厅”最初为古代政府大院,后来,也成为对大户人家以及官员所建“厅屋”的尊称。据马氏族谱记载,马氏“官厅”由五代十国楚王马殷的第三十三代马氏家族,于清朝中期建造。马氏家曾官拜正八品的修职朗和御林朗,这间“官厅”是其当时办公和居住之地,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官厅”建设随坡就势,整栋建筑气势恢弘,格局严谨,庄严气派,形制完备。以“官厅”为核心形成一个建筑群,厅与厅纵横相连,用木板隔扇相隔,房与房、栋与栋相接,廊与廊相通,晴天不晒,雨天不淋。“官厅”总建筑面积达2450余平方米,共有7级台地、330间房。厅内还有24个天井。建筑檐饰、窗饰、吊栏装饰、石刻等丰富多样,山水人物花鸟雕刻栩栩如生。

以下航拍照片由香港大学团队提供

yxgt01.jpg
yxgt02.jpg
yxgt03.jpg
yxgt04.jpg
yxgt05.jpg

诚邀各界摄影爱好者来官厅开展摄影创作活动!

地址: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樟树乡仙水村

yxgt06.jpg

另外,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来加入到我们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项目中来,长期对接香港大学,欢迎来电哦~~

联系人马姝婷15386355359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1

主题

415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21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10: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华马氏网 ( 浙ICP备09020836号-7 ) 浙公网安备33082502000231号

GMT+8, 2025-3-21 02:07 , Processed in 0.05107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