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氏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年是马年,现代百家姓按人口排名,马姓位列第14名,算是大姓。马姓起源自何处?阜阳马姓是原住民还是外来移民?颍州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考证。
马姓有多个来源
据姓氏研究者考证,马姓来源有多个:
1、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其始祖为赵奢。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孕生子,名为大业。大业之子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姓嬴。伯益之子大廉,传至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是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称为赵氏。后建立赵国。战国时赵王有个儿子叫赵奢,以善于用兵著称。因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称为马服君,死后便葬在封邑,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两字为其姓氏,后省去“服”字,遂有马氏。世居邯郸。史称马姓正宗。
2、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
3、出自他族改姓。西域人马庆祥,人居临洮狄道(今甘肃省境内),遂以马为氏。蒙古人月乃和,因其祖在金末为凤翔兵马判官,遂改姓马氏,取名祖常。马祖常之后亦为马氏等……
阜阳多支马氏祖籍山东枣林庄
根据家谱记载,目前,阜阳境内汉族马姓祖上,均为迁入移民。
据颍西南扶风堂马氏宗谱记载:颍西南马姓家族,自始迁祖绍瑶公于明朝洪武年间,从山东枣林庄徙居颍州西南乡方集镇马家圩子裴湾村,至今已有600余年,后代子孙人丁兴旺,繁衍昌盛,现在总人口已超过5万以上。目前主要分布在皖豫两省淮洪两岸的阜南县、临泉县、淮滨县、新蔡县等4县27个乡镇。
淮颍马氏家族,聚集于皖北淮、颍两河流域,人口近十万之众。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始祖马福调任河南都司颍上守御千户所百户长,举家由江苏常熟迁至颍上桑园定居。史称桑园马氏,传承已有600余年。
淮颍马氏二十一世孙马前子说,颍西南马氏始迁地在山东枣林庄。马福先是从山东迁到宿州,之后迁到凤阳,再迁到江苏常熟,1382年迁到颍上,说明淮颍马氏与颍西南马氏为同一个大支系。在颍州区马寨一带,马姓居民较多,马寨周围有马老营、马小庙、马小庄、马黄庄等多个带有马字的村名,马姓在当地是大户。
马寨乡关工委主任马丙炎说,在欧庙并入马寨之前,马寨是个小乡,全乡有四万多人口,其中姓马的达三万多人。
马丙炎说,马寨一带马姓都是汉族,曾有马氏宗亲提议续修家谱,因很多宗亲常年在外地,难以联系,因此续修家谱的提议未能实现。马丙炎听老辈人讲,马寨马姓祖上是从山东枣林庄迁来的,具体时间不详。
临泉马氏后人曾有蒸枣山大馍的习惯
据临泉县马氏后人马家荣介绍,今临泉县张营乡周桥村(古称沈集周桥)马氏家族也起源于兵荒马乱时的山东省枣林庄。
据说,张营乡的周桥村、马老庄的马氏家族起源于清朝。由于当时的清朝政府腐败,连年发生战争,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族人四处逃生,流落他乡。其中,山东枣林庄马氏家族的兄弟二人也被迫逃难,流落到沈集周桥一带(今临泉县周桥行政村)。兄长流落到周桥成家落户,弟弟流落在周桥东一公里处落户(今马老庄)。
听老辈人讲,从山东枣林庄马氏家族流落过来的难民,在临泉各个地方还有很多。大多都分布在张营乡的周桥、马老庄、马楼、马庄,鮦城镇上和鮦城的八里槐及周边的马氏家族。
来自:颍州晚报 2014012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