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填写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48|回复: 0

浙江东阳三联村西阳马氏宗祠按原样修复

[复制链接]

1412

主题

416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282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发表于 2016-9-19 21: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1222092218378.jpg

  到10日止,千祥镇三联村西阳历时两个多月的马氏宗祠修复一期工程竣工,所需6万余元资金全部由三联村集体承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元宝说,马氏宗祠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理应保护好,完整地传给下一代。

  西阳马氏宗祠为三进五开间,最前面是门楼,第二进为正厅,第三进为后堂,三进之间由穿堂相连,并且依地势次第上升,这在我市的宗祠中是比较罕见的。11日,记者在马氏宗祠内看到,宗祠内部构造已基本修复,一些梁柱已换上新构件,屋内地面已清扫干净。正厅最前面两柱子上刻着一副对联,为“堂前峥嵘看石塔藏风甑岩待月,孙支活泼等松山永茂柽水长流”。三联村村民代表马飞荣告诉记者,邻近村已看不到这样的宗祠了,而且由于时日久远,祠内许多构件已腐烂,面临倒塌的危险,为了保护前辈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村里决定重修宗祠,目前重修第一期工程已完工,对祠内腐烂的梁柱和椽子都进行了更换,光柱子就换了8根,每根柱子都是菲律宾进口的白松,每根原木就需要花费1000多元钱。

  宗祠具体修建时间因为没有文字记载已无从考证,但据村里老人回忆,这里原先有一个小祠堂(建造年代不详),为现存宗祠的后堂三间房子,大约是从清末民初开始扩建,历时五年而建成现在的规模。宗祠扩建的设计者为西阳有名的木匠马烈维,当时他年事已高,但还是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这一宗祠。马烈维的孙子马良贵今年已77岁,他对记者说,他爷爷是方圆有名的木匠,曾在诸暨花了一年时间建造了一张“八仙桌”,桌面是用小木板拼接而成,像尼姑衣,现藏诸暨市博物馆。记者还在他家里看到他爷爷设计建造的一个木柜,名叫“将桌”,柜中有柜,里面暗藏内室,可以藏值钱的东西,很难被发现。据说村里有一个老木匠来看过好几次,想学做一个这样的柜子终究因过于复杂而作罢。

  谈到西阳马氏宗祠的价值时,市文物办主任陈荣军说,此宗祠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结构大气合理,尤其是正厅的“三架梁”设计构造非常独特,挑梁部分一改传统的牛腿做法,代之以彩绘的龙头,并起到承重作用,有点像宫殿建筑风格;正厅与穿堂相接处的“三架梁”挑梁龙头嘴巴张开,口含穿堂梁的榫头,这一结构也是非常独特。二是对于原先用杉木片编织成的望板,此次按原样修复,这在我市古建筑修复中极为少见。用杉木片编织成的望板富有弹性,下雨下雪时承重下沉,让瓦片间接合更加紧密,防止雨水渗漏,天晴时,瓦片重量减轻,望板上弹,可以增加透气性,防止望板霉烂。所以,这种望板是古时候人们对于屋面防漏防腐很好的方法,现在修复古建筑时因为缺少剖开杉木片的人而弃用,西阳马氏宗祠在这方面带了个好头。此次宗祠修复,西阳请来了邻村一位名叫马天跃的木匠剖开杉木片,村党支部委员马志斌说,此人已60多岁,是附近村庄会这门手艺的人当中最年轻的一位了,光这活他就干了两个月。

  来源:东阳日报  作者:郑余良
image.jpeg

image.jpeg
上将军马肖宗先祖

image.jpeg
裕斋,中间是松山始祖大同公,左是南宋太师马光祖公,右是本村始祖文和公。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华马氏网 ( 浙ICP备09020836号-7 ) 浙公网安备33082502000231号

GMT+8, 2025-4-18 12:09 , Processed in 0.06138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