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填写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74|回复: 0

名震中州的马氏庄园,厉害在哪?

[复制链接]

1413

主题

417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34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发表于 2016-12-13 13: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1).jpg

河南安阳马氏庄园

0 (2).jpg

马氏庄园·九门相照



太行之东,洹水之滨。
殷邺古县,人杰地灵。
安阳,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先后有商朝以及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七朝在此建都,历史文化厚重。
从安阳市区西行二十公里,进入蒋村镇境内,可以看到一片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清代庄园建筑群,这便是名震中州的马氏庄园。
庄园主人何许人也?庄园里又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宝藏?一起去探个究竟!

“人之投吾所好者,必有所为而来”
庄园主人马丕瑶(1831—1895),字玉山。道光十一年出生,因家道中落,入学很晚,32岁才中进士,分发山西候补知县,开始了其仕宦生涯。
恰逢山西平陆县因盗匪猖獗民怨沸腾,原任知县如坐针毡,百计求调。于是平陆这个烫手山芋,便被交给了马丕瑶。

0 (3).jpg

马氏庄园·楹联



上任伊始,马丕瑶就在大堂上悬挂了一副楹联:
不爱钱,不徇情,我这里空空洞洞;
凭国法,凭天理,你何须曲曲弯弯。


依靠民众的信任与支持,他很快摸清了积年盗案的详情和证据。于是平反冤狱,缉拿盗匪,整顿吏治,体恤下民。不到三年,平陆盗匪销声匿迹。“马青天”盛名不胫而走。不久,马丕瑶调任永济县知县。
有个人称不倒翁的永济县吏,极善奉承。他听说马丕瑶和他的子侄都酷爱养花,便搜罗奇花异草,经常来献殷勤。马丕瑶经过特意调查,发现这个县吏是永济百姓人人痛恨的第一“害虫”。在查清其腐败事实后,马丕瑶立即对其实行了严厉惩处,并借此告诫子侄说:“人之投吾所好者,必有所为而来。稍中其毒,与饮鸩等。”
公元1877年,山西大旱,巡抚急令马丕瑶兼领解州,赈灾安民。马丕瑶到任后,一面派人到外省购粮,一面划分困难等级,计口给粮。同时,彻底核查地亩,从根本上解决赋税不均问题。终使解州转危为安,流民还家。次年解州全境丰收,义仓存粮万石,并开始对外支援,一举解除数州之困。光绪听闻后,大为感动,亲赐“百官楷模”牌匾,以示褒奖。
通过“平陆治乱”“解州赈灾”,马丕瑶勤廉之名远扬,后又历任山西太原知府、山西按察使、贵州布政使、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等职,官至广东巡抚。所到之处,皆全力清除积弊,造福黎民。
1895年,马丕瑶因积劳成疾,逝于广东巡抚任上,终年65岁。

“约约秀才儿,家风休改换”
马丕瑶历来重视教子育人,无论在何地为官,都不忘以养育人才为首务。在永济从政时,他经过多次探访,以“三请诸葛”之诚意,把正在河北教书的山西鸿儒薛仁斋,请回了永济,与之共同创办了“敬敷书院”。


0 (4).jpg

马氏庄园·修身堂


当时,薛仁斋本不为所动,但马丕瑶言辞恳切,再三力邀。薛仁斋为其诚心所感动,就答应回永济出任敬敷书院山长,并与马丕瑶约法三章:讲实学不讲八股;以道义相交不讲官仪;准带河北愿从子弟同往。
从此山西永济敬敷书院,声名遐迩。冀豫秦晋,群贤毕至。彼时,马丕瑶、薛仁斋还和当时名士赵雨三、李剑秋、原坦斋等人道义相交。五人书信频传,谈道论学,交换心得,直陈得失,互相监督,互相批评,互为畏友。同时,他们还把各自的书房辟为自省室。原坦斋的书房叫“坦斋”,薛仁斋的书房叫“仁斋”,马丕瑶取随时约束自己之意,书房取名为“约斋”。就是在这里,他综合挚友劝谏,反省自己过去,写出了对己对人都影响深远的《约斋铭》。


《约斋铭》全文共741字,包括戒色、功名、思虑、笔墨、言语、处家、生业、银钱、享用、应酬、读书、豪情等十二个方面。
有屋数椽,灯红照读,有田两顷,野绿催耕。但能克勤克俭,可免呼癸呼庚。约约退步想,勿求赢。心足福清,桃花源里听三声。
——摘自马丕瑶《约斋铭·生业》
【译文】
有几间茅屋,不妨碍灯下读书,有一两顷土地,随季节到田野去耕作,也就够了。只要能勤劳节俭,就不会挨饿,不用去求人借贷。一定要约束自己,约之再约:贪心萌动时,要退一步想,别去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只要有书可读,有田可耕,心无愧疚知足常乐,那不就是桃花源里悠然自得的福人吗?


0 (5).jpg

马氏庄园匾额“惩忿窒欲”



玉注瓦盆同一醉,绣帷莞席同一眠。约约秀才儿,家风休改换。布被暖,菜根鲜,素位乐陶然。
——摘自马丕瑶《约斋铭·享用》
【译文】
玉壶里的酒和瓦盆里的酒,同样都能醉人。躺在银床绣帐中和躺在竹帘草席上,也同样都是睡觉。一定要约束自己,约之再约:穷秀才时的家风,万万不能改变。粗布被褥同样暖人,家常便饭同样美味。做个守本位、尽本分,不变本色的官员,去享受那超凡脱俗的陶然之乐。
值得一提的是,《约斋铭》十二条,几乎每一条里都有“约约”两个字,这有什么深刻含义?听听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教授的解读。

《约斋铭》作为马丕瑶律己修身、处世为官之座右铭,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家训意味。
儿辈严课读,也要善诱循循。约约家之本在身,不修己,难责人。何以使伦理正,族党化,僮仆驯。雍雍肃肃,和乐一家春。
——摘自马丕瑶《约斋铭·处家》

“读书第一传家法,教训诸弟耐苦辛”
除了以《约斋铭》为家训,马丕瑶后来又从《易经》中选出第三十七卦“家人卦”作为家规。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摘自《易经·家人》


0 (6).jpg

家规屏风,上面刻有《易经》“家人卦”相关内容



“家人卦”是古代一家人和睦相处的象征。其大意是:内外相衬,长幼有序,不失法度。父亲、儿子、长兄、弟弟、丈夫、妻子等等全家人都要诚信庄重,尽到自己的职责,这样才能家道昌盛。马丕瑶把“家人卦”作为家规,意在要求家人守制明礼,职事有司,各尽其道,和睦相处。
马丕瑶和马氏族人还把马氏家规家训中的经典语句和其它为人处世道理,制作成楹联匾额,悬挂在马氏庄园的各个地方,让族人随时可见,随处感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曾推出专文“一门双进士,三代五英杰……12副楹联匾额告诉你,马氏家族何以人才辈出”,介绍庄园里的楹联匾额(点击这里查看)。
此外,马丕瑶也通过诗训的方式对子孙谆谆教诲,引导后代子孙遵家训、传家风。

0 (7).jpg


示二儿吉樟
立志追希文,学垂三不朽。
多读有用书,少交无益友。
文章贵经余,虚车最为丑。
古人惜分阴,惶惶为恐后。
一敬胜百邪,一诚包万有。
汝父望汝成,如泰山北斗。
示大侄吉福
汝曹尔为长,倡率一家人。
处乡要和睦,九族本一亲。
怒时须忍耐,见利防害身。
作事退步想,以屈而能伸。
勉之哉!读书第一传家法,教训诸弟耐辛。

在马丕瑶严格的家教下,子孙辈中大都学有所成,出类拔萃,见识不凡。
长子马吉森(1857—1912),字子明,清末民初实业家。首建豫北纱厂,积极创办工、矿业。努力践行“一等人忠臣孝子”、“一诚包万有”的马氏家训,一生忠心爱国。
次子马吉樟(1859—1931),字积生,光绪九年进士。嗜古笃学、工书法。历任翰林院编修、湖北按察使等职,曾赴日本考察教育。为官恤民善施,力主改革,提倡教育救国。
小女马青霞(1877—1923),曾东渡日本留学,归国后,在河南和北京创办女子学校,亲任校长,并倾力支持孙中山革命事业,先后将百万家产,毫无保留地捐献给教育和修路事业,享有“南秋瑾,北青霞”之美誉。
孙子马恒融(1900—1971),字载之,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河南焦作福中矿务大学(今中国矿业大学前身)、兰州西北工学院等,是我国工矿学界先驱。海内工矿界名人,很多都是他的弟子。


0.jpg

马氏庄园·龙抱槐



“一门双进士,三代五英杰。”在马氏家族三代人成长成材的道路上,家训家规的熏陶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也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诸多启迪!(纪小兰 整理|材料提供:安阳市纪委、安阳县纪委、安阳县文化旅游局)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2016-12-13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华马氏网 ( 浙ICP备09020836号-7 ) 浙公网安备33082502000231号

GMT+8, 2025-5-19 20:36 , Processed in 0.063125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