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马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填写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18|回复: 0

扬州之马姓

[复制链接]

1403

主题

413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96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发表于 2018-9-17 22: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全国人口大姓,马姓在扬州的人口排名与全国完全一致,均为第19位,现有45741人,占我市人口总数的0.99%。

    与扬州有关的马姓历史名人不少,有东汉轻赋税、济穷苦、兴修水利被人们刻石称颂的广陵太守马棱;宋朝经学研究大家、左朝请大夫马永卿;明成化年间在泉州教化居民、改变陋习的知府马岱;万历年间延安知府、福建名宦马呈秀;工古文,善书法的清朝举子马荣祖;明末扬州创制谜格的大家马苍山;清代著名盐商兄弟马曰琯、马曰璐;对爱情忠贞如一,22岁妻去世后终身不娶的清代名士马曰湘;工于小旦的扬州戏曲艺人清代马凤英;现代著名物理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马俊如等。

    清代扬州经济发达,得益于盐商,与此同时盐商广泛结交文人,兴办学校,从事公益,刻书印经,大大推动了扬州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马曰琯、马曰璐的马氏家族。

    马曰琯(1687-1755),字秋玉,号嶰谷;弟曰璐(1701-1761),字佩兮,号半查,清代著名盐商、藏书家,为清代前期扬州徽商的代表人物之一,两人共称“扬州二马”。

    马氏兄弟的成功,缘于其良好的家风和教育。马氏兄弟生于崇儒的盐商家庭,家里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他们的祖父马碧筠就是前朝学子。其父马谦临终前留下遗言,就是要孩子们以祖先为榜样,认真学习,精读经史,以文学显名于后世。马谦死后,他们的母亲陈恭人遵奉夫训,请了天下的名士来督促教习兄弟俩学习,成就了清代著名的儒商“二马”。

    二马对扬州文化的贡献,主要表现一是好藏书。二马先后购得“传是楼”“曝书亭”旧藏,累计有藏书10余万卷,建藏书楼数十间,各命名为“街南书屋”“小玲珑山馆”“丛书楼”等。马曰琯、马曰璐兄弟不仅嗜书、访书、购书、钞书,而且热衷于读书、校书、刻书,他们先后聘请知名学者如厉鹗、陈撰、江宾谷、金农等到其家,为其校勘、编次书籍,并聘善书者数人写目录。全祖望、惠栋、卢雅雨、严长明等名士均利用过他的藏书。

    乾隆三十七年(1772)朝廷开馆编纂《四库全书》,广征天下藏书家秘本,其子马裕进呈图书776种,《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了373种,为献书最多之藏书家。

    二是爱刻书。清代扬州印刷业十分发达,马氏兄弟在自家所藏的善本书籍、金石拓片,选择较有价值的刻印流通五六百卷,刊刻的书籍纸张品质优良,字迹规范工整。遇到寒士所写有价值的著作,会毫不吝啬地拿出银两帮助刊行发表。蒋衡手书“十三经”是稀世珍品,当年就是马曰琯出资二千金将“十三经”装裱成三百册,又由河道总督高斌呈献给乾隆皇帝,才得以名扬于世。

    三是广结名士。兄弟俩人十分好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天下名士无不倾心而交。当时住在马家的名士极多,包括汪士慎、厉鹗、全祖望、杭世骏等。著名史学家全祖望,一度患恶疾,马氏为他请医看病。厉鹗在马家吃住十余载,利用马氏藏书著有《辽史拾遗》《宋诗纪事》等大作。马氏兄弟还经常在小玲珑山馆组织文会,文会上的诗作很快就被刊印发行,大大推动了扬州文化的繁荣。

    四是开办书院。雍正十二年(1734),兄弟俩独资兴建梅花书院,规模十分宏大,前列三楹为门舍,又三楹为仪门,另有大堂、讲堂,号舍有六十四间。书院发展至乾隆初年,曾复名甘泉书院,不久又恢复梅花书院之称。梅花书院先后出过4名状元,时与著名的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白鹿书院齐名。

    马曰琯家庭豪富,但为人慷慨,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曾捐资开掘扬州沟渠,筑渔亭孔道等。他们的行动影响了本族很多人,如马荣祖,任职期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先后在河南、河北创建荆山书院、鸣鹿书院。

 来源:扬州晚报     2017年04月29日 星期六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华马氏网 ( 浙ICP备09020836号-7 ) 浙公网安备33082502000231号

GMT+8, 2024-12-12 21:36 , Processed in 0.04910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