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填写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07|回复: 0

670多年的广平马氏族谱

[复制链接]

1413

主题

417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342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发表于 2015-11-21 20: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大马庄村发现的明朝万历年间木刻印刷版本马氏族谱,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版本。广平马氏族谱始撰于明朝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是4世马显于66岁编撰的。显父桢(3世)生于洪武已巳年(公元1389年),按每代25年计,加之马桢排行老四再加几年,向上推50多年,应是1330年(元朝后期),是该族谱记载的起始年代。后经多次续撰,延续至今,已有670多年的历史。该族谱有序言(多篇)、世代沿袭表、个人传记、后记四部分组成,详实记述了广平马氏670多年的繁衍发展及其相关历史。

族谱中开宗明义追述其先祖是“战国时赵王子赵奢,善御马,封马服君,因以为氏。奢之孙兴徒咸阳,至汉马融、马援皆为扶风人。”这与多部史书记载和专家学者的论证相一致。“本族自元时以来,高祖世为广平人,盖因广平地方自古战争之地,人之被患迁徙不常而无族谱之可稽……元时,在县西南马家庄(今大马庄)住,家业大富,兵革后因地被先到者占据,但有坟茔在。”

1世祖马驷于“元末偕家避兵故于西京大同红城洪武初年妣(马驷妻)携子德復回广平在北宋固居住后故葬在宋固西北今之祖茔”。

2世马德生有四子训、廉、祥、桢。家谱载“洪武末母子同避兵于河南舞阳、叶县间母病故永乐初天下平定诸子扛C復回广平含葬于祖茔”。从河南回来后,训、廉、祥三兄弟居住在马家庄,老四桢另辟新村小马庄居住,从此马家庄改为大马庄。随着明朝统治的稳固,社会趋于平定,这支马氏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3世除老大马训无子外,其他三兄弟育有14子(4世),

5世发展到39兄弟。8世马復淳续撰家谱时,考虑到人口繁衍加快,子孙增多,为规范辈分,理清脉络,

编撰了32个辈分字:“祖、恩、汪、湛、生、我、裔、孙、怀、谦、率、雅、以、续、先、民、多、土、修、儒、庆、乃、日、识、莫、不、奉、则、孔、常、勿、替”。从十一世始每辈一字,一直延续至今。目前在世的长辈是孙,最小的辈分是多,已繁衍至17世,加之取字占辈之前的10世,670多年已发展到27世,平均每世25年。该支马氏已蔓延至广平县的大马庄、小马庄、杨宋固、马宋固、南庄、袁庄、堤上、西关、南关、平固店、张屯,成安县的响义、辛集、沙河、路固,肥乡县的北高、北屯庄等三县18个村庄,已发展到2万人。仅大马庄3500口人中就占2000余口。

我市有关历史、方志界的专家认为,我市范围内大部分族群都是明初由山西迁徙来的,其保存下来的族谱也多起始于明初或明中期,因而这部起始于元代的马氏族谱可能是我市已发现族谱中年代最久的。这支广平马氏有可能是自古留居邯郸的马氏后裔。

马庆喜,浙江龙游范坦马氏,始迁祖为宋殿中侍御史马伸,于南宋建炎二年自山东东平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华马氏网 ( 浙ICP备09020836号-7 ) 浙公网安备33082502000231号

GMT+8, 2025-5-18 19:26 , Processed in 0.05001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