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倡议书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桃林乡本地马氏、散居在全国各地的插柳马氏支系及支系以外的马氏宗亲:
大家好!
汉朝司马迁在写《史记—货殖列传》时引用了管仲的另一段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当今的形势之下,管仲这段有关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再次受到关注.近年来遵义地区插柳马氏总祠”在外界的推动下正积极学习,借鉴经验进行家谱整理、完善工作。在家谱整理期间,发现我支(洪武元年“扶风堂插柳马氏”分支八弟兄“鸾凤魁纲,鏊科甲秀”,离别时作诗:
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涯。 炉洋岸上分携手,细水河边插柳丫。
马字并无二三字,千家万家是一家。记得留传诗一首,世代儿孙永不差。
洪武元年期间马氏八兄弟长子马明鸾先祖迁来习水县桃林乡放牛坪落业, 后裔第九代祖马廷禄(居住新坪)、马廷祥(居住黄村)、马廷梁(居住兴隆)三位后裔曾经是参与遵义海龙屯平播之役、已是明末清初在贵州习水县桃林乡兴隆村“扶风堂插柳马氏总祠”承建发起人,在遵义地区及周边相邻省县市属现存且不可多的马氏文化遗产,具有典型不可再复制的四合天井造型的黔北民居风格,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房间在2014年期间开始部分倒塌。在2016年3月26日该村委会以排除安全隐患为由,组织公开群众会准备折除祠堂新建村委办公办大楼。居住该村部分留守马姓老人为了祖先之灵有其位,祭拜议事有其所,宗族精神有其骨,马氏文化有其心,及时提出异议并积极寻求保护。经向镇村及中华马氏联谊总会申请,中华马氏联谊总会以回复函回复本支马氏并转镇村委会,并由遵义马氏联谊会骨干成员组织驱车前往现场与该村办领导协调。双方达成共识,祠堂不拆除,村委会办大楼另外选址。
当地马氏族人己达成修缮“扶风堂插柳马氏总祠”意向。但苦于现所在地习水县桃林乡兴隆村是贵州西部极度一类贫困村之一,尚未通正规公路,该村族内意见领袖及热心人士以马艳红、马凡学为修建祠堂发起人。目前正在积极倡导谋求筹措资金的方法、对“扶风堂插柳马氏总祠”在维持原貌的情况下进行修缮施工图纸已经定版,修缮“扶风郡插柳马氏总祠”预计约28万元资金。苦于资金筹集困难,祠堂修建启动困难。仅靠本支力量,时间较长,但时不我待,现请求中华马氏联谊总会及全国各地的马氏宗亲在资金筹措方面给予支持 。同时真诚邀请全国各地马氏宗亲及爱心光临现场帮扶指导工作!伸出援助之手,我们真诚地向帮助和支持我们弘杨祖德,无私奉献并慷慨解囊的马氏宗亲表示崇高的敬意!
中华马姓一家亲! 集腋成裘,不论数额多少,喜出金资,功德无量,请将单位名称及个人名字、电话、捐资提供给我们。我们将会把您的义举与功德载入插柳马氏历史及总祠功德碑。
负责收款人马艳红(联系电话18275449208)(身份证522132197302107711)负责汇总登记公布。)账号:6217.9970.3001.3471.25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账务监督:马维模联系电话18184466606)
(账务监督:马利刚联系电话13511809883)
(工程监督:马凡学联系电话13595217658 )
|
|